摘要:天矇矇亮時,突擊隊開始打掃戰場,此時一個藏匿在日軍屍體下的日本兵突然向金振中投去一顆手榴彈,金振中的腿被當場炸斷。當他看到日軍的演習後,立刻意識到日軍即將發動進攻,於是立刻折返回盧溝橋和宛平縣城,讓第三營全體官兵做好準備,他一再告誡士兵千萬不要開第一槍,靜候時機。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夕,侵華日軍對北平實行了三面包圍;僅有西南面爲中國第29軍第37師一部控制。在此局勢之下,盧溝橋成爲了北平通往南方唯一的門戶和與外界聯絡的唯一通道。盧溝橋一旦被日軍佔領,平漢鐵路將被日軍控制,北平將成爲一座死城。

因而,盧溝橋爲中日必爭之咽喉要道。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團長吉星文

爲防守盧溝橋,第37師(師長馮治安)派第219團(團長吉星文)第三營前去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第三營營長金振中,字靄如,1903年生於河南固始一貧農家庭,考入西北邊防陸軍軍官學校,參加過北伐和五原誓師。

馮師長讓第三營守衛盧溝橋是有他的考量的,營長金振中是一員猛將,指揮和作戰都很有水平。除此之外,第三營是一個加強營,下轄4個步兵連,1個重機槍連,還有輕、重迫擊炮各1個連,總兵力爲1400餘人,遠超一個營的編制。第三營兵強馬壯,又有金振中壓陣,堅守盧溝橋勝算大大提高。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金振中

1937年7月6日,駐守豐臺的日軍河邊正三旅團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在中隊長清水節郎的率領下,冒着大雨繞過宛平縣城,拐到鐵路北面的大瓦窯一帶,在未通知中國守軍的情況下,在盧溝橋第29軍所部駐地附近進行實戰演習。

金振中得到消息後,於屋後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到大瓦窯附近觀察日軍演習。當他看到日軍的演習後,立刻意識到日軍即將發動進攻,於是立刻折返回盧溝橋和宛平縣城,讓第三營全體官兵做好準備,他一再告誡士兵千萬不要開第一槍,靜候時機。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第三營盧溝橋守軍

金振中將戰鬥力最強的第11連排布在鐵路橋和橋北,重迫擊炮連排布在鐵橋西面;第12連攜重機槍排和輕迫擊炮排在城南據守,第9連在城內,另外兩個重機槍排集結在城內東北角,第10連作爲預備隊在石橋以西待命;另外將兩個迫擊炮排放在東門內,以策應左右各部,用沙袋將東門堵死,只留下西門一個出口。

日軍要進攻,必然要攻擊鐵路橋。於是金振中告訴排長李文成,鐵路橋和盧溝橋一樣重要。一旦日軍進攻鐵路橋,周圍沒有東西隱蔽,只能死守到底,阻擊日軍前進。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李文成堅守的鐵路橋

1937年7月7日,日軍第8中隊又到回龍廟和大瓦窯一帶演習。當天下午,暮色降臨,雨下個不停,在瓦窯的日軍演習完畢後卻遲遲不肯返回,在原地加強構築工事。日軍行動詭異,金振中察覺了日軍的行動,於是立刻將西城門關閉,嚴陣以待。

當天晚上10點40分,日軍突然在宛平城東北方向的演習場地上開了10幾槍,緊接着就是日軍緊急集合的哨聲和跑步的聲音。10多分鐘後,金振中接到報告,日軍稱有一個新兵在演習時被城內的中國守軍抓走,日本軍官要求率部進入城中搜查。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日軍演習

日軍故技重施,又想上演“九一八”的伎倆。金振中於是立刻將情況上報,旅長馬上做出指示,一絕不準日軍進城;二日軍侵犯就堅決回擊;三各部絕不退讓,放棄陣地者將軍法從事。

當夜11點鐘,日軍口中所說的被抓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是一個傳令兵,因爲小解掉隊。20分鐘後,這個日本兵已經歸隊。但日軍軍官以此借題發揮,準備對盧溝橋和宛平城發動襲擊。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第三營奔赴前線

當天夜裏,日軍便開炮轟炸宛平城,日軍對宛平城內的情況早已經調查清楚,一發炮彈就將城內的營指揮所炸塌。正在值班的2名士兵被炸死,5名執勤參謀受傷。炮擊過後,日軍開始向各線守軍撲來。由於營部與團部、旅部的專用電線已經被日軍炮火破壞,金振中無法向上級請示。於是他便果斷地下了還擊命令,金振中下達開火命令,打響盧溝橋抗日的第一槍。

激戰一直持續到8日凌晨2點鐘,金振中接到了上級下達的命令,要求各部停止射擊, 中日雙方各派出代表5點鐘時乘車到日本特務機關所進行談判。金振中當時是談判代表之一,於當夜被派去參加談判。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日軍第3大隊主力坐汽車前來增援

金振中離開時交待各部,日軍不會善罷甘休,日軍一旦從哪裏進攻,你們就從哪裏開火。日軍談判是假,以此做緩兵之策運送兵力攻擊是真。就在上午5點30分,金振中等人還在談判之際,駐豐臺的日軍第1聯隊第3大隊主力在大隊長一木清直的率領下,乘坐8輛卡車向宛平城開來。

天亮之後,日軍衝到東警戒線方向,準備向鐵路橋發起進攻。金振中等人得知日軍進攻後,立刻結束談判返回駐地指揮戰鬥。在東警戒線方向,日軍很快增兵500餘人,日軍向鐵路橋發起猛攻,堅守在鐵路橋的李文成排長率部阻擊日軍,掄起大刀奮勇殺敵。激戰半個小時後,守衛東線的80多名士兵終因寡不敵衆,絕大部分戰死。鐵路橋橋東陣地和回龍廟被日軍佔領,日軍折損100餘人。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第三營殺敵用的大刀

7月8日上午7點30分,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部對駐守天津的各部隊下達出擊命令。下午1點鐘,日軍駐守豐臺的第1聯隊聯隊長牟田口廉大佐從北平趕到宛平城東,親自指揮日軍作戰。日軍總兵力2000餘人,大舉撲向宛平和盧溝橋。堅守在盧溝橋的金振中第三營,僅有兵力1400人,在鐵路橋又犧牲了百餘人,僅剩下了1200人。

日軍以慣用的大炮轟擊,隨後又用9輛坦克配合步兵攻城,妄圖一舉攻下宛平城。金振中率部死守宛平,與日軍進行慘烈戰鬥。與此同時,旅長何基灃親率旅直屬隊一部開往八寶山、大井村一帶主動出擊,以策應宛平城與盧溝橋保衛戰。激戰到晚上9點鐘,日軍無法攻佔宛平,只得停止戰鬥。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日軍佔領後的宛平城

7月8日晚上8點鐘,保安團第4團奉命前來支援,保安團700名士兵全部歸金振中指揮。當天夜裏,金振中決定採取夜襲的方式奪回鐵路橋、回龍廟兩處陣地。

7月9凌晨2點鐘,細雨下個不停,伸手不見五指。金振中率領突擊隊乘着茫茫夜色向鐵路橋摸進,從兩邊包抄日軍。他們出其不意地衝入日軍陣地,頓時手榴彈的爆炸聲在鬼子陣地上響起,隨後他們揮舞着大刀片向鬼子腦袋上砍去。一時間,陣地山血肉橫飛,人頭翻滾,日軍被殺得鬼哭狼嚎,四處亂竄。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日軍修的一字文山紀念碑(已拆毀)

激戰之戰,金振中連劈了4個日本兵,他年僅19歲的傳令兵砍下了8顆鬼子頭,但他最後也壯烈犧牲。僅僅用了1個小時的時間,日軍一箇中隊幾乎被全殲,突擊隊傷亡200多人,鐵路橋和回龍廟被收復。

天矇矇亮時,突擊隊開始打掃戰場,此時一個藏匿在日軍屍體下的日本兵突然向金振中投去一顆手榴彈,金振中的腿被當場炸斷。緊接着,日本兵又開了一槍,子彈擊中了金振中的頭部。隨從的衛兵見狀,怒吼着衝過去將這名鬼子拖出,用大刀砍成了肉醬。金振中被緊急送往長辛店後又轉到保定醫院搶救,經過搶救金振中活了過來,但從此失去了一條腿。

金振中傷好後,又返回前線,升任副旅長,參加了武漢保衛戰。武漢失守後,他又參加了鄂北會戰。1948年,金振中返回河南老家過起了平淡的生活。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晚年的金振中

1985年金振中病重,臨終時他告訴兒孫,將他的骨灰撒到盧溝橋畔,讓他永遠陪伴着盧溝橋、陪伴着當年犧牲的弟兄。金振中去世後,他的家人遵照他的囑託將他的骨灰撒在了盧溝橋。

幾十年來,人們只記住了219團團長吉星文,卻忘記了真正率部殺敵的金振中。在當時電話線被炸斷的情況下,下令開槍殺敵的第一人是金振中,他纔是打響第一槍的人。

吉星文成了抗日英雄,打響了全面抗戰第一槍,金振中卻因爲負傷提前被送到後方搶救,又因爲失去了一條腿於抗日英雄的形象有缺憾。因此才默默無聞,鮮爲人知。

一位營長,打響盧溝橋第一槍,刀劈4名日軍,死後骨灰撒到盧溝橋

盧溝橋下的金振中之墓

金振中是打響盧溝橋抗日第一槍的人,他的英雄事蹟值得後人銘記。

參考文獻:《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