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雖然奇瑞控股的新增資方將是第一大股東,不過蕪湖系資本仍佔據主導地位,奇瑞與蕪湖方面已經以條款約定的方式保證其原有經營決策權不受影響。

  “要想把奇瑞打造成爲一個響噹噹(美股DANG)的‘百年老店’,我們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創新求‘變’,爲下一輪競爭搶佔新賽道。”9月17日,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在《致全體奇瑞人的一封信》裏懇切地寫道。

  同日,長江產權交易所發佈了兩則預公告,分別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其母公司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擴股,二者計劃共同招募同一投資方,分別募集不低於79.11億元和83.32億元資金。

  這意味着,作爲國內目前唯一沒有上市的大型汽車集團—奇瑞汽車,終於在資本市場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悉,此次增資及股權轉讓事項已經奇瑞股份、奇瑞控股於2018年9月12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及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且已取得蕪湖市人民政府批覆,此次公告的預披露時間將在9月21日結束。如果不出意外,奇瑞方面之後將正式在長江產權交易所掛牌,進行增資擴股的股權轉讓。

  奇瑞表示,此次募集資金用途用於償還對奇瑞股份的負債以及奇瑞控股現有業務、新業務的發展及日常經營,具體資金使用用途將按照本次增資完成後奇瑞控股章程約定的審議程序審議。而增資後企業股權變成:蕪湖建投持股比例27.4975%、瑞創投資持股比例25.3823%、華泰資管持股比例15.6782%、新增投資方持股比例31.441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奇瑞控股的新增資方將是第一大股東,不過蕪湖系資本仍佔據主導地位,奇瑞與蕪湖方面已經以條款約定的方式保證其原有經營決策權不受影響。

  計劃融資百億

  9月17日,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掛牌,通過廣泛徵集意向投資方的方式實施增資擴股。公告顯示,此次奇瑞控股欲募集資金總額爲不少於83.323億元,對應持股比例爲31.4419%。與此同時,奇瑞股份出讓18.5185%股份,募集不少於79.1123億元的資金。奇瑞控股與奇瑞股份合計融資預計將不低於162.4353億元。

  根據預公告的說法,奇瑞控股與奇瑞股份同步融資的目的,是用於償還對金融機構的借款以及奇瑞現有業務、新業務的發展和日常經營。但是,外界普遍推測,奇瑞已經是相當短缺資金。然而,對於資金短缺的具體情況,奇瑞汽車方面並沒有回覆時代週報記者。

  據公開資料披露,奇瑞股份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爲虧損7.14億元;其資產總額爲765.0441億元,負債總額爲565.476億元,資產負債率爲73.9%。可以對比的是,上半年奇瑞股份營業收入只有112.94億元,而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港股02333)這兩家車企都達到了400億元左右的營業收入。

  此外,截至今年6月30日,奇瑞控股的資產總額爲744.729億元,負債總額達到553.48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4.32%。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的利潤總額爲3.16億元,淨利潤僅爲1.5億元。

  近年來,奇瑞已經剝離了很多資產:2016年4月25日,萬里揚作價26億元收購了奇瑞股份持有的奇瑞變速箱100%股權;2017年底,奇瑞“賣掉”觀致汽車的25%股份,接着以24.94億元轉讓了凱翼汽車51%的股份。

  如今,奇瑞股份和奇瑞控股雙雙進行增資擴股,看來奇瑞汽車微利,甚至虧損和高負債的局面,不是一時能夠解決的。對於這種說法,奇瑞方面曾對媒體表示,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是企業在面對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的戰略選擇。“引進戰略投資能幫助奇瑞增加更多的資源,能讓企業幹更多的事情。”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在內部信中則稱,增資擴股之後,奇瑞將建立更有效的現代化公司治理結構,在資金、人才、技術以及先進管理觀念的引入方面更加靈活,也爲下一步進入資本市場打好基礎。

  寶能出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奇瑞混改的消息頻繁傳出。最早的傳言出現在今年5月16日,有媒體稱,寶能集團擬出資250億–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併成爲第一大股東。隨後,奇瑞發佈官方聲明表示,該傳言不屬實。但是,此次奇瑞掛出增資擴股的預公告,還是意味着奇瑞的混改在繼續深化,只不過寶能集團可能已經被奇瑞排除出增資方行列。

  據瞭解,早在去年末,寶能集團就斥資66.3億元收購了觀致汽車51%的股權。今年8月初,寶能集團又成立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廣州成立寶能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因此,寶能通過投資觀致完全擁有了整車生產、製造企業。按照公告要求,已不符合奇瑞對增資方“未直接或間接投資、控制整車生產、製造企業或通過控制關係從事整車生產、製造業務”的要求。不過,有接近奇瑞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稱,畢竟“觀致汽車屬於奇瑞資產”,寶能收購觀致後涉足整車生產製造業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未必就不能繼續增資奇瑞。

  此前,坊間傳言,涉及奇瑞股改的投資方共有6家,分別是寶能集團、五糧液、復星集團、鼎暉投資、正道集團(港股01188)和華泰證券,意向入股方已經進入到了談判階段。現階段,寶能集團、普拓資本、神華集團、華夏幸福、華泰證券等企業皆有可能,甚至寶能集團和華泰證券入股的可能性更大。對於潛在意向投資方,奇瑞方面諱莫如深,並未透露任何消息。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無論寶能有沒有出局,只是屬於短期投資,此前盛傳的普拓資本,雖然擅長國有資本的混改,但根據他們的投資手法而言,將介於短期和長期投資之間,而長期的投資者恐怕還是來自於房地產行業。

  誰將斥資逾162億元入股奇瑞,以及奇瑞是否會繼續轉讓部分股份,或許只有等正式掛牌結束後纔會真相大白。

  渴求IPO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奇瑞品牌上半年的銷量(剔除奇瑞新能源、開瑞)爲183517輛,按照營收來計算,奇瑞的平均單車價格爲61500元左右,在其他自主品牌相繼突破15萬–20萬元區間時,顯然,奇瑞近年品牌向上的路走得很艱難。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8月,奇瑞控股集團共銷售新車6.2萬輛,同比增長32.7%;其中,奇瑞股份月銷售逾3.3萬輛。1–8月,奇瑞控股累計汽車銷量達462330輛,同比增長13.9%。

  在車市整體下滑的情勢下,奇瑞的銷量還算不錯,但是,奇瑞汽車曾經是我國自主品牌的排頭兵企業,如今風光不再。在奇瑞的產品陣列中,除了艾瑞澤5獨撐大局外,SUV方面目前沒有能與長城、吉利、長安、廣汽一決高下的產品。作爲今年奇瑞最重要的旗艦產品,瑞虎8承載了奇瑞向上的期望。

  目前,奇瑞控股集團現有汽車、汽車零部件、船舶、金融、地產、貿易六大業務板塊。業內有分析認爲,正是汽車主業品牌多元化,導致產品重疊,資源內耗,市場爆款產品缺失,產品陣容缺乏亮點,奇瑞的整體市場競爭力纔會下滑。與此同時,奇瑞還發展了船舶、金融、汽車零部件等板塊,集團業務攤子越鋪越大,管理效率卻降了下來。此次增資擴股,奇瑞也是想進一步增加企業資本金,解決發展資金缺口,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

  同時,在公開信中,奇瑞還提到了“奇瑞2025戰略”,這份還未公佈具體內容的規劃,總體上是在新產品、新技術、新能源、智能互聯+無人駕駛、品牌建設、高端國際市場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佈局。有消息透露,僅圍繞在奇瑞集團周圍持股、控股的上市企業就不止十餘家,因此在奇瑞汽車的計劃中,將對這個龐大的大型汽車集團先進行注資,然後再按板塊進行分拆上市,包括新能源、商用車、奇瑞金融和核心零部件等發展和盈利性很強的板塊都有望單獨上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