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之前写了两篇文章是介绍中国省份划分道理的,之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分析甘肃省份划分道理。很多粉丝就要求分析一下江苏为什么会被长江一分为二,以及为什么省份划分那么不合理,还会有那么多飞地出现?基本上省份划分原则就是在山川河流划分的基础上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而飞地的出现就有点意思了。很多人说古人尊重地方文化所以就弄了一些飞地以及一些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小编看来纯属胡扯。有很多飞地以及划分不合理的地方都是为了撕裂地方文化体系而造成的现象。

为什么省份划分那么不合理?还会有那么多飞地?古人之智不可轻视

中国有两种特有文化,一种是宗室文化还有一种是乡土文化。前者宗室文化说的就是同姓氏之间有一个弱联系,后者乡土文化就是指同地域之间有一个弱联系,这两种联系很容易造就地方文化体系出现,而历代王朝都在想办法撕裂这种地方文化体系。原因很简单,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宗室文化就容易产生割据势力,小编在此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小明来到一所大学,这做大学里面的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开学的时候老师准备提拔班长以及班干部,而此时小明就有了想法。小明先是费劲讨好班主任,班主任觉得小明不错,所以就把小明提拔成班长,并且把提拔班干部的任务交给了小明。小明当上班长以后就开始表演了,精彩的部分开始到来。

小明:老乡(和小明是一个地方的人),竞选班干部吧,到时候我帮你推荐推荐。

老乡:多谢老乡提携,日后一定不会忘了老乡的提携之恩。

小明:兄弟(和小明同姓的人)竞选班干部吧,到时候我帮你推荐推荐。

兄弟:多谢兄弟提携,日后一定不会忘了兄弟的提携之恩。

有班长的推荐,所以老乡和兄弟都成了班干部,而且他们两个和小明就建立了弱联系。毕竟他们都是老乡,彼此也比较熟悉。之后随着小明的运作,老乡和兄弟都当上班干部,从此在班级里面一手遮天。这就是乡土文化和宗室文化结合的后果,也就是地方文化体系,而这个例子能套用到很多地方,就比如秦国。

为什么省份划分那么不合理?还会有那么多飞地?古人之智不可轻视

周孝王(老师),秦非子(小明),秦非子拼命表现,最后被分封到秦地(班级)当官(班长)。当时的班级很乱,小明想要管理好,所以就大力提拔同宗的人。同宗的人吃了小明的好处,所以就会听小明的号令。小明让同宗的人管辖好自己的领域,然后尽量让秦地的秦人吃到好处。就这样秦地的秦人都认可赢氏,赢氏也都认可小明。这就是在乡土文化的前提下建立了宗室,赢秦的地位就此奠定。秦地百姓听赢氏的号令,赢氏听小明的号令。历代皇帝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建立的王朝,他们深深知道这个危害,所以一定会极力阻止这种情况出现。

为了避免陕西形成地方文化体系,所以王朝把陕南合并到陕西。陕南的汉中是属于四川的巴蜀文化,至今仍有汉中人觉得他们应该是四川人而不是陕西人。陕西的文化和四川的文化注定融合不了,所以陕西和四川只能接受王朝的统一文化。陕北和关中想造反,但是陕南不同意。四川先造反就一定要拉着汉中,但是陕北和关中也肯定会看着汉中。

为什么省份划分那么不合理?还会有那么多飞地?古人之智不可轻视

江浙也是这个原因,清朝时期因为江南省太大,所以干脆一分为二。而长江又把江苏一分为二,长江北边是苏北和苏中,长江南边是苏南。如果不这样划分,那么江南万一出现一个大家族形成地方文化体系,那么谁去平定造反?即使能平定,但是之后再造反怎么办?反复镇压叛乱,那个王朝能承受这代价?而之后把江南一分为二,而长江又把最富的江苏一分为二,任由他怎么折腾都很难再形成地方文化体系。

为什么明朝会有人口大迁移?就是为了打乱地方文化体系。元朝末年有两个军阀,一个是江浙的张士诚,另一个就是湖北的陈友谅。张士诚在江浙一带有很高的威望,曾经秘密联系张氏一些人还有李伯升等人发动武装暴动,当地都认可了张氏的地位,而张氏也认可了张士诚。陈友谅是湖北人,而陈家在湖北也是有地位的啊,当地人也都认可陈友谅。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打乱了这个体系,把江浙一部分人迁移到湖广,弱化张氏在江浙的影响力。湖北当时人丁稀少已经形不成地方文化体系了,外加上江浙迁移过来的人,陈家在湖北的影响力大大衰减。

为什么省份划分那么不合理?还会有那么多飞地?古人之智不可轻视

我国地图也有很多飞地以及一些省份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其飞地的作用就是分割地方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在一起肯定会排斥,所以只能接受王朝的统一思想。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地方,而皇家就是国家认可的宗室,皇帝就是宗室认可的小明。皇帝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地方文化体系,所以尽可能的避免地方文化体系组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