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母親:古代“明理慈母”的代表

北宋時期,我國社會逐漸走入近世。新興的士族爲了維繫其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一方面督促子孫讀書應舉,以求功名祿位;一方面經營田產,對內加強族人的團結互助,對外擴展與其他士族的婚姻關係。士族婦女在這種變遷的社會里,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當時的士族婦女,或生長於富裕家庭裏的婦女,似乎大都有機會讀書識字。這些婦女的傳記(墓誌)著者,爲了表揚死者,多半會記載她們讀書的這件事。著者們尤其把夫死守寡、撫養和教育兒女的婦女的事蹟,大書特書。

因此,我們可以從現存的傳記資料裏,窺見當時士族婦女受教育的大致情形。

傳統中國婦女的活動,大致限制在“男主外,女主內”的範圍之中。一般來說,她們所受的是家庭教育,程度也不高。雖然如此,當時有些家庭裏,由於丈夫忙於工作,無暇教育子女;或者有其他的原因,不注意子女的教育,於是妻子就肩負了督促或教育子弟的工作。

又如士大夫過着遊宦的生活,有的在外地做官,把妻子留在家鄉。遇到這種情形,士族婦女在夫家,就要擔當外事。只有受了教育的婦女,才能勝任這樣的職責。

例如胡則妻陳氏出嫁後,夫中科第。陳氏不從夫行,達二十年之久,在家侍奉公婆。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婦女兼主內外的例子,蘇東坡的母親就是一個代表。

相傳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到了二十七歲纔開始讀書,他自己則說是二十五歲開始的。後來成了一代文豪,和兩個兒子蘇軾、蘇轍號稱三蘇。

《三字經》裏蘇洵成名的故事,歷來婦孺都知道,可是蘇洵的成功是由於他的妻子程氏的幫助,則鮮爲人知。

程氏是眉山人,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生於公元一〇一〇年。程家很富有,程氏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司馬光爲程氏寫的墓誌裏,讚美她“喜讀書,皆識其大義”。

程氏嫁給蘇洵時,年十八歲,蘇洵十九。蘇洵家極貧窮,結婚以後生活困難。有人向程氏建議,可以求助於孃家,程氏拒絕,不願意讓人家說她的丈夫靠她家維生。蘇洵自己也說他婚後“遊蕩不學,程氏耿耿不樂”。

有一天,蘇洵終於覺悟了,對程氏說,他覺得決心讀書還來得及。程氏回答說,她早就希望丈夫能專心於學問。蘇洵說,如果專心念書,就沒法賺錢養家。程氏道,她可以獨力撐持家務。

於是,程氏變賣了嫁妝,開始“治生”,而且相當成功,幾年間就成了富家。

蘇洵自記他從二十五歲發奮讀書,如此七八年。在他二十八歲的時候(一〇三六),蘇軾出生。三十歲時,長子景先卒。次年(一〇三九),蘇轍生。

蘇洵把家務和養育兒子的責任交給程氏,雖然是爲了長遠打算,我們卻可以想象,程氏一方面主持家務,一方面養育兒女,擔子是多麼的沉重。

在蘇洵努力讀書,以及出外遊學的期間,程氏不僅兼主內外,而且親自教育蘇軾和蘇轍兄弟。蘇轍記述他的母親“生而志節不羣,好讀書,通古今,知其治亂得失之故。”

又說當蘇軾十歲的時候,蘇洵“宦學四方。太夫人(程氏)親授以書。”

“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範滂傳》,慨然太息。公(蘇軾)侍側,曰:軾若爲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爲滂,吾顧不能爲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原來範滂牽涉到黨錮之禍,與母親訣別。母親對他說,一個人有了大名,又想長壽,二者如何可以兼得?這件事也許和後來蘇東坡兄弟都性喜直言有關係。

蘇洵究竟離開家庭多久?從有關的資料裏,可以推知大約兩年,是在東坡十歲的事。東坡自記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宦學四方”。兩年後回家,閉門讀書,並教育兩子。

程氏一共生了六個子女,只有蘇軾兄弟存活。她的幼女很像她,能夠寫文章。可見她也教育女兒,可惜於十九歲出嫁後不久就死了。

程氏還做了一件特別的事。當蘇東坡兄弟成人後,她很慷慨地把家財用來幫助族人嫁娶,鄉人有急事的,她也賙濟他們。

她的理由是:一個家庭裏,財產太多並不是福氣,把財產留給兒孫,會害了他們。從這件事也可以知道,程氏在蘇家是操持了所有的權力,做所有的決定的人。

這位傑出的婦女比蘇洵先去世,得年四十八歲。死的那年(一〇五七),蘇東坡兄弟剛中進士第,蘇洵也在京師,丈夫和兒子都沒有在她身旁。

-end-

選摘自《歷史的瞬間:從宋遼金人物談到三寸金蓮》陶晉生,九州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在時間的漫長河流中只不過是一個點滴、一瞬間而已。歷史本來就是故事,研究歷史的人努力釐清歷史事實的真相,追尋人物的功過,並且把故事說出來。

本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試圖以通俗的方式,寫出十至十二世紀中國的幾個瞬間發生的故事。另一部分是人物和史事的討論與考證,作者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