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中秋時節,又到一年團圓時。

不管你是在路上,還是在遠方,

身後都有人在守候,

前方會有人在等你

01

中秋節的來歷

憶中的中秋節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傳說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喫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

後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喫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其實,中秋節是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爲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爲“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爲“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爲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爲“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2

中秋節習俗

1喫月餅

每到中秋節,

月餅是必不可少的,

它象徵着團圓,

寓意着圓滿,

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

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

是一種親情的體現,

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

在節日當晚,

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喫,

每個人都要喫,

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象徵着團圓。

2設香案

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日,

人們會設香案,

點上香,

放上水果、

月餅等,

香案置於院落中,

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

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3賞月

這一天月亮很美,

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起,

他們的詩句及作品

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爲一種習俗。

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

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

會異常孤單。

無論如何,

這一天,

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3

中秋新玩兒法

攝影愛好者們

紛紛拿出了“十八般武器”

爲了不錯過一年一度的

八月十五月兒圓

他們早早便查好了月亮升起的方位

架起長焦鏡頭

爲月亮初升做好了準備

當然,

他們的攝影作品

可是從來都沒有讓大家失望過。

4

濃情中秋

媽媽的手藝

兒時的記憶

那種夾雜着懷念的思念

在中秋節這個團圓的日子裏

應該會濃到骨髓吧

一桌可口的飯菜

嘮不完的家長裏短

那些單曲循環般重複着的

錢還夠嗎

最近還好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再也不覺得厭煩了

我們長大了

他們變老了

我們追尋夢想和未來

打拼生活和理想

我們銳氣而又志在四方

那是青春的顏色

他們頭髮花白

眼眉低垂

已不再如年輕時那般

終日忙碌

你城市的天氣預報

成了他們每天的必看“節目”

你的一通不定時的電話

老兩口能聊好久好久

笑的如孩子般開心

千里盼兒歸

都說有小不愁老

我們也終究會老去

陪陪他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