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因为其酸甜可口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无籽葡萄的引进,更是大力的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终于可以“吃葡萄不吐葡萄籽”了,懒懒的吃货们,终于看到了曙光。可是,近来又有传言说,最好不要吃无籽葡萄,因为那都是靠激素打大的。难道,无籽葡萄真的不能吃了吗?

无籽葡萄的由来

所谓的“无籽葡萄”,顾名思义,即是没有种子的葡萄。无籽葡萄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有认说,葡萄之所以无籽是因为使用了激素,也有人说葡萄无籽的原因在于种植的过程中被打了“避孕药”。但事实上,市场上正常售卖的无籽葡萄,之所以没有种子,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为处理,本身就是一种无核的葡萄品种;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对有核葡萄的无核化栽培,最典型的一种葡萄就是我们比较熟知且喜欢的“玫瑰香葡萄”。

无核化处理

对于无核葡萄由来的第一种情况不难被理解,那本就是一个新品种而已,但什么是“无核化处理”呢?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不安全因素呢?其实所谓的“无核化处理”,只是人为的对生长中的葡萄添加了一种叫“赤霉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已,其主要作用即是用来抑制葡萄种子的发育。因为人为的对葡萄添加“赤霉素”,可以刺激到果实,使之膨大,所以就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无核葡萄”。

另外,人为处理的“赤霉素”其实属于生物制剂,是一种由赤霉菌的部分分泌物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种调节剂并非化学合成的调节剂,是一种包括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内的、世界性认可的生物制剂,可以直接喷洒在葡萄上,它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再者,植物体内本身也有“赤霉素”这种成份,即:即使是吃正常有核的葡萄,也会从其体内摄入赤霉素。而且,这种生物制剂在葡萄上的用量也是非常少的,因为用多了不但没有用处,反而会使果梗扭曲变形,甚至有时候会产生大小粒。

最重要的是,经过相关试验研究发现,“赤霉素”喷洒在葡萄上三四十天后再检测,上面的残留基本上就属于微量残留了,所以,大家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无核葡萄的。除此之外,对于“无籽葡萄是被打上避孕药的葡萄”的这种说法,也完全属于无稽之谈,因为所谓的“避孕药”虽然在人体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即使在葡萄上打上避孕药,也根本无法抑制葡萄种子的生长、培育不出无核的葡萄,是属于无效的。

正确面对食物安全,勿要偏听偏信

目前社会上,的确是曾出现过几期有关食品安全的个例,但个例终归是个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整个食品安全的大环境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民众在注重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同时,应该正确面对一些个例的发生,不要因为一时的不解或疑惑而偏听偏信,反而中了很多食品谣言的圈套。葡萄季已经临近,你准备好享受酸甜可口的美味水果了吗?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