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因爲其酸甜可口而深受人們的喜歡。尤其是近年來,隨着無籽葡萄的引進,更是大力的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終於可以“喫葡萄不吐葡萄籽”了,懶懶的喫貨們,終於看到了曙光。可是,近來又有傳言說,最好不要喫無籽葡萄,因爲那都是靠激素打大的。難道,無籽葡萄真的不能喫了嗎?

無籽葡萄的由來

所謂的“無籽葡萄”,顧名思義,即是沒有種子的葡萄。無籽葡萄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有認說,葡萄之所以無籽是因爲使用了激素,也有人說葡萄無籽的原因在於種植的過程中被打了“避孕藥”。但事實上,市場上正常售賣的無籽葡萄,之所以沒有種子,一般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沒有經過任何的人爲處理,本身就是一種無核的葡萄品種;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對有核葡萄的無核化栽培,最典型的一種葡萄就是我們比較熟知且喜歡的“玫瑰香葡萄”。

無核化處理

對於無核葡萄由來的第一種情況不難被理解,那本就是一個新品種而已,但什麼是“無核化處理”呢?在這個處理過程中,是否存在對人體有害的不安全因素呢?其實所謂的“無核化處理”,只是人爲的對生長中的葡萄添加了一種叫“赤黴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而已,其主要作用即是用來抑制葡萄種子的發育。因爲人爲的對葡萄添加“赤黴素”,可以刺激到果實,使之膨大,所以就成了我們所見到的“無核葡萄”。

另外,人爲處理的“赤黴素”其實屬於生物製劑,是一種由赤黴菌的部分分泌物產生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這種調節劑並非化學合成的調節劑,是一種包括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在內的、世界性認可的生物製劑,可以直接噴灑在葡萄上,它對人體是沒有害處的。再者,植物體內本身也有“赤黴素”這種成份,即:即使是喫正常有核的葡萄,也會從其體內攝入赤黴素。而且,這種生物製劑在葡萄上的用量也是非常少的,因爲用多了不但沒有用處,反而會使果梗扭曲變形,甚至有時候會產生大小粒。

最重要的是,經過相關試驗研究發現,“赤黴素”噴灑在葡萄上三四十天後再檢測,上面的殘留基本上就屬於微量殘留了,所以,大家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無核葡萄的。除此之外,對於“無籽葡萄是被打上避孕藥的葡萄”的這種說法,也完全屬於無稽之談,因爲所謂的“避孕藥”雖然在人體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即使在葡萄上打上避孕藥,也根本無法抑制葡萄種子的生長、培育不出無核的葡萄,是屬於無效的。

正確面對食物安全,勿要偏聽偏信

目前社會上,的確是曾出現過幾期有關食品安全的個例,但個例終歸是個例,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整個食品安全的大環境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民衆在注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同時,應該正確面對一些個例的發生,不要因爲一時的不解或疑惑而偏聽偏信,反而中了很多食品謠言的圈套。葡萄季已經臨近,你準備好享受酸甜可口的美味水果了嗎?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