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的都在這兒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衆號青柚財經社(ID:qingyoucaijing)

21世紀商業評論在去年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題爲《一位小米前員工的財務告白:期權如何處理讓我糾結》的文章。講的是一位2014年入職的小米員工,離開亞馬遜放棄了90%的期權錯過了四倍股價的飆升,拒絕了阿里錯過了4000股的股票。

這位2008年畢業的碼農還表示自己是一位不買房主義者。

如今看來,這是一位多麼令人遺憾的決定。特別是在昨晚之後,如果有機會柚子姐真想問問這位碼農,對當初的決定是否已經追悔莫及。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阿里4000股股票,能夠給到這個水準,老編輯分析應該在P7到P8之間,拒絕買房的誘惑,赤手空拳再造一番天地,這樣的氣魄和膽識,令人讚歎。

1

要知道剛剛創業的馬雲都未必能夠抵抗這樣的誘惑。馬雲的第一套房子都得依賴朋友資助才能夠買得起。

1980年,剛剛打開改革開放大門的中國迎來了一支來自澳大利亞的代表團,這個代表團由澳大利亞·中國友好協會組織,和當時其它海外代表團一樣,他們的行程主要圍繞中國幾個核心城市,包括杭州。

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親肯·莫利是一位剛剛退休的電氣工程師,在1970年代加入了澳中友好協會;母親叫朱迪,他們還有三個孩子:戴維、斯蒂芬和蘇珊。

1980年7月1日,他們來到了杭州。

晚上,在西湖邊遊逛的時候,一個和戴維年紀相仿的中國男孩走上前來,微笑着,用略顯稚嫩的英語和他們打招呼。

“晚上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在公園裏玩火柴,一個男孩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他想鍛鍊一下自己新學的英語口語技能。他介紹了自己,我們互相寒暄了幾句,約定之後再來這個公園碰面。”很多年後,戴維這樣回憶道。

這個十幾歲的杭州男孩,就是馬雲。

根據戴維莫利的回憶,晚上在孤山公園玩火柴時,15歲的馬雲走過來 say  hi,“他想鍛鍊自己的英語口語,我爸還以爲他是小販。”

馬雲考上杭師院後,經濟拮据,肯·莫利一星期援助他5~10美元,每隔6個月,就會寄一張支票。

這時候,雙方的交往從通信上升爲跨國走動——莫利一家邀請馬雲去澳洲觀光,也應馬雲之邀回訪杭州,因馬家太小,就借住在杭師院的宿舍裏。

爲了好好招待貴客,馬雲甚至搞到了皮卡車來接送莫利父子,還請到了市長級別的官員共進晚宴——小馬哥真的很有社交天賦。

但最令肯·莫利感動的是,在家中,馬雲一直忙着爲他們做飯。在老外眼中,這纔是最高優待。

馬雲與張英準備結婚時,也同樣買不起婚房,莫利一家一口氣饋贈了2.2萬澳元(約1.8萬美元),幫他們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位於塔樓頂層的兩間公寓,打通後合成了一套。

受惠於人的馬雲記得肯一家的這份恩情。後來馬雲特意將阿里的澳洲總部定在墨爾本,而且以2600萬澳元的獎學金捐贈給了澳洲一家大學,這個獎學金以馬雲和莫利一家的名字命名,以此紀念這位澳洲友人的當初的幫助與恩情。

你看,就算今天牛X至中國首富的人物,在他的年輕時期與此時的年輕人別無二致,結婚買不起新房,所有的年輕人似乎都有同樣的困擾。只是馬雲幸運至斯可以遇上這樣的國際友人。

2

關於年輕人買房的問題,獵豹移動創始人傅盛說過一句話:“今天,年輕人首要考慮的不應該是買房,而是如何成爲這個城市前20%優秀的人。如果能成爲這20%當中的人,自然各種福利就有機會去享受。”

傅盛曾經在北京的通州租房度過很長一段時間。

他從360離職之後,用他自己的話說,遇到的全是“大佬”和“貴人”。

2008年,應投資人張穎邀請加入經緯中國任副總裁,在經緯完成了多項投資項目。在傅盛決定創業可牛影像時,經緯中國支持其決定,並投資了3,000萬美元。

離職360剛過禁業期,可牛迅速涉及安全業務,這也是傅盛的“老本行”。2010年5月,傅盛帶領可牛團推出可牛免費殺毒軟件。當時,殺毒、安全領域已經被360攪得天翻地覆,一邊是金山、瑞星等的岌岌可危,一邊是騰訊等大佬的磨刀霍霍。

這時傅盛遇到了他的另一位“貴人”—雷軍。雷軍對傅盛產生了興趣。雷軍曾在金山員工大會中提到“過去三年,我一直做天使投資,敢拿20萬元創業的人只有傅盛。”

雷軍形容當時傅盛描述的創業:在北京郊區租了一套房子,每月3,000元,給員工發1,000元生活費,他與當時的可牛CTO徐鳴不發工資。大家喫住在辦公室,給一位阿姨2,000元讓她每天做菜。

正是這種創業精神打動了雷軍,爲了促成兩家的合併,雷軍與傅盛一個月內就合併事宜談判了12次,並且說服經緯創投接受此建議。2010年10月,金山安全與可牛合併成立金山網絡(已更名爲獵豹移動),由傅盛擔任公司CEO。

在雷軍看來,傅盛是真正具有創業精神的人,也正是他的決心、毅力和能力讓雷軍決心對他“下注”。這是傅盛破局的開始,曾經被認爲是周鴻禕“馬前卒”的他,開始拐向人生的另外一條軌跡。

如今傅盛當然是可以買得起任何一處房產的,以他的經歷當然可以豪邁的說出年輕人必須足夠優秀才能享受福利這番話。只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對於如今的年輕人而言,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業已結束,創業環境早已經不是他當初所面臨的那樣。

當租寫字樓也貴,租房也貴,買房更不用想,買房都找父母,那還怎麼創業?如果年輕人每天早上起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這個月的房貸,還怎麼能安心創業呢?高房價之下有什麼雄心壯志是壓不垮的?

3

在中國,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趁早。所有人焦慮的來源也正是於此。如今業已成名的互聯網大佬們,當初儘管艱難需從一片空白之處開創新事業。但好歹因爲一切都尚未開始,便擁有無盡的可能。正是因爲一片空白,從東南西北隨便哪個方向一直走下去,都能找到一條新路。

如今的年輕人面臨的環境顯然並非如此。無論是創業還是工作,想要掙下一套房子,特別是北上廣深的房子,面臨的壓力可能並不異於一場艱苦的創業。

馬雲、傅盛何其有幸,可以早生這麼多年。他們又何其有幸,還有白手起家的機會。

有事請加鮮姐微信:webtech0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