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陽出現了嗎?

好幾天沒看見太陽的小編,每天都在祈禱流浪的太陽趕緊回來上班。現在陰雨綿綿,空氣潮溼,容易滋生病菌。衣服不幹先不說,更讓人覺得折磨的是“這天氣容易引起溼疹復發”。

什麼是溼疹?

溼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性疾病,其發生與遺傳、環境、感染、飲食、藥物、不良情緒等有關,能引起劇烈瘙癢。

這種皮膚炎症反應,最初是皮膚變紅,伴隨着細小紅色丘疹,皮疹表現特點爲多樣性、對稱性、瘙癢反覆發作。

引起溼疹的原因有多種,大致分爲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兩種。內因多和內分泌、精神狀態有關,外因與攝入的蛋白質食物過多、吸入空氣中的塵蟎、所處環境溫度溼度變化息息相關。

溼疹的”四不要“對策

如果長了溼疹,正確的護理是治癒的關鍵,但日常生活中的錯誤做法,往往加重了溼疹。

1.不要抓撓它

抓撓會使皮膚不斷遭到刺激,而且越抓就越癢,最後導致皮膚患病部位範圍擴大。如果抓破皮膚的話,還會引發感染,引發後續其它疾病。

2.不要過分清潔

溼疹最怕各種不良刺激,因爲皮膚的表面是弱酸性,使用清潔能力強的洗護用品去清潔溼疹的話,不僅不能保養皮膚,可能還會加重皮膚乾燥、瘙癢。

3.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都會導致瘙癢加重,應避免食用。例如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海鮮這些刺激性食物。

4.不要隨便用藥

溼疹發作時間一般比較久,而且反覆發作,難以治療。有不少患者會擅自亂用藥物來治療,往往結果事與願違,病情反而加重。

治療溼疹除了以上的”四不要“之外,還要按照醫生囑咐,規範治癒。下面是一組 可緩解溼疹的體式序列,患有溼疹的習練者不妨習練一下~

皮膚病很常見,瑜伽體式提供一種健康而有效的治療方法。——艾揚格大師

對於治療溼疹的有幫助的瑜伽體式

1.Uttanasana(加強前屈伸展式)

2.Adho Mukha Svanasana(下犬式)

3.Baddha Konasana(束角式)

4.Upavistha Konasana(坐角式)

5.Janu Sirsasana(單腿頭碰膝式)

6.Paschimottanasana(加強背部伸展式)

7.Adhomukha Virasana(臉朝下的英雄式)

8.Adhomukha Swastikasana(臉朝下盤腿式)

9.Adhomukha Paschimottanasana(臉朝下加強背部伸展式)

10.Salamba Sirsasana(頭倒立)

11.Supta Padangusthasana(臥手抓腳趾伸展式)

12.Supta Padangusthasana(支撐肩倒立)

13.Halasana(犁式)

14.Setubandha Sarvangasana(橋式)

15.Viparita Karani(倒箭式)

16.Savasana(挺屍式)

*體式序列來自《艾揚格瑜伽》

從皮膚本身出發根本上去提升它的活力和防禦能力,即使經歷不同的換季時期也能輕鬆度過,減少受到溼疹的困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