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門南廣場活動現場,藝術家朗誦《沁園春·雪》。

永定門南廣場活動現場,藝術家朗誦《月下新語》。

昨日,東城區舉辦“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系列主題文藝演出,圖爲永定門南廣場活動現場。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學生、工人、駐京部隊及街道居民代表等1000多名觀衆到場;東城多地同時舉辦20多場中秋活動

昨晚,中秋之夜,東城區在永定門南廣場舉行大型詩會,瞿弦和、殷之光、杜寧林、李倉卯等著名錶演藝術家同臺獻藝,朗誦了《沁園春·雪》《觀滄海》《將進酒》《我愛的土地》等詩歌名篇。

記者瞭解到,永定門詩會是東城區“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主題文藝演出活動的主場,在角樓圖書館和鐘鼓樓廣場設有兩個分會場,東城其他地點還有20多場活動,共同慶祝中秋佳節。

■ 現場

傳統節日和古典建築交織

昨晚7點半,永定門,明月初上。

南廣場已經匯聚了來自東城區各個街道的羣衆,巨型探照燈將這裏變成了白晝。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隨着鏗鏘的鼓樂和一首鏗鏘有力的《少年中國說》,東城“月圓京城 情繫中華”主題文藝演出活動拉開序幕。

爲何中秋佳節在永定門舉辦詩會?東城區委宣傳部部長周家雷表示,中秋節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的節日,永定門廣場和分會場鐘鼓樓,又恰好是北京中軸線的首尾兩端,中軸線是中華建築文化的集大成者,在這裏舉辦詩會,就是爲了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和熱愛。

老藝術家和青年演員同臺

東城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魏瑞峯表示,東城區在永定門廣場等地同時舉辦20多場中秋詩會活動,給東城區百姓送上一場文化盛宴。“特別是主會場永定門,雲集了我國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包括老中青三代演員,還有青少年朗誦大賽的獲獎選手,都在這裏爲大家獻上一首首精品力作。”魏瑞峯說。

記者瞭解到,現場的著名錶演藝術家包括瞿弦和、殷之光、杜寧林、李倉卯等,此外“曹燦杯”獲獎選手也同臺誦讀,與東城居民共慶中秋節。

“節目單中有很多反映傳統文化的古詩文,包括《沁園春·雪》《觀滄海》《將進酒》《春江花月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愛的土地》等,既有對家鄉親人的眷念,更是家國情懷的體現。”周家雷說。

詩詞朗誦和歌舞表演融合

記者在現場看到,節目以詩詞朗誦爲主,融合歌舞形式,還有太極扇和舞蹈表演。著名歌手呂薇也現場助陣,以悠揚的歌聲表達廣大人民羣衆對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真摯感受,同時爲東城百姓獻上中秋節的祝福。

現場觀衆一共有1000多人,其中有中學生和小學生,還有150名大學生。來京務工的地鐵8號線建設工人和駐京部隊代表也來到現場,更多的則是來自東城17個街道的居民代表。

“大家都以詩詠情,以詩言志。不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都能抒發我們對親人、祖國的感情。這場晚會以詩爲主,讓大家在欣賞高雅文化藝術的同時,表達對不能團聚的遠方親人的思念。”魏瑞峯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