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團圓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佳節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爲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賞月

中秋賞月的風俗自唐代以來就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時至今日,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喫月餅

中秋節喫月餅是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月餅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國盛家和萬事興!

祝願您一

闔家團圓,

中秋快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