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声音鉴黄师还是个陌生的职业,所谓的声音鉴黄师是语音社交平台兴起后出现的一个新职业。

鉴黄师是一个因为“扫黄打非”的需要而设立的特殊岗位。其工作内容,就是将办案单位送来的淫秽光碟一一审看,并根据内容开具鉴定结论。其职业特性对执业者有很高要求,鉴黄民警往往要承受心理、生理的双重压力。

声音鉴黄师的任务,就是在语音社交平台,或者是其他平台的语音房间内,审核和管理其中的黄色内容。在一些大型语音房间内,有时候会聚集起上百人,声音鉴黄师就需要从上百人的声音中,找到是否有人“开黄腔”。

接受采访的声音鉴黄师王青表示,从事这份职业的多是年轻女性,因为男性根本做不下去。从培训开始,她们的任务就是反反复复听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学习网络暗语。在实际工作后,每天她要听至少4000条乱七八糟的语音,封号1000余人,有时候听到特别恶心的,甚至想吐。

声音鉴黄师这行的规律,要求必须年轻,最好是女性。主打声音社交的“语玩”的声音鉴黄师团队负责人刘小静说,他们平台的声音鉴黄师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九成为女性,“这工作得守得住寂寞,有耐心才行,很多男生来了干不了几天就走了。”

如果用户在平台讲话,都会被声音鉴黄师听到,这是否涉及侵犯用户隐私?对此,刘小静解释说,如果两个用户单独一对一语音聊天,在没有接到用户举报之前,声音鉴黄师并没有权限进入“房间”,这是产品设计之初就规避的风险。至于用户在一对多的“房间”里和多人语音聊天,这就属于公开交流,声音鉴黄师就可以进入“房间”巡逻。

因为需要长期夜班工作,声音鉴黄师做满3年已算是骨灰级别了,一般鉴黄师干一两年就转型了,刘小静解释说,因为平时跟用户打交道时间多、了解用户、比较优秀的声音鉴黄师后期都去做用户运营。

刘小静说,在当下,鉴黄师给人的印象依然是一种“不正经的行业”,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几乎没人会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名鉴黄师。由于流动性大,声音鉴黄师的缺口很大,“我们一直都在招,合适的人并不多”。

休息的时候,声音鉴黄师会用手机登录语音社交平台进行巡逻。

王青做声音鉴黄师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她已经习惯这份工作,甚至觉得晚上上班好玩,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家人和朋友并不知道她具体做什么,“说了担心他们接受不了”。

不过,在王青看来,声音鉴黄师这份工作还是挺有意义的,她说,正因为有鉴黄师,用户才会有一个干净的聊天平台。

王青说,职业鉴黄师这一行的特点,是宁可错杀,也绝不会漏过一条可疑的信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