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7月8日電 (陳博)7月7日,“當東方遇見西方”毓琪琵琶跨界音樂會在廈門市閩南大戲院舉行。

毓琪出生於廈門,廈門市委宣傳部優秀文藝人才,青年琵琶演奏家,廈門歌舞劇院獨奏演員,至今已走過二十六年“琵琶之路”。

音樂會上,由毓琪以廈門遭遇“莫蘭蒂”颱風爲題材,獨立創作的《白鷺女神》神話故事布袋木偶戲首次上演。

漳州木偶戲藝術家林華榮受邀參加了《白鷺女神》布袋木偶戲的演出,毓琪以鑼鼓開場,通過演奏琵琶代替傳統布袋木偶戲樂隊,將布偶戲臺從鄉下露天舞臺搬進了音樂廳。

據瞭解,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可分木偶的傀儡戲和皮偶的皮影戲兩種不同的表演型態,布袋戲屬於傀儡戲的一種。近代閩南布袋戲以漳州最具代表性。用五指操縱木偶進行表演,既能體現人戲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樂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戲難以體現的動作,是一種具有高超技藝、精美造型和獨特風格的木偶劇種。

2006年漳州市木偶劇團的布袋木偶戲和木偶頭雕刻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誰說木偶戲不能登大雅之堂?”毓琪說,“木偶是精緻的藝術品,木偶戲是閩南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我相信只要能夠更合理地去詮釋它,花更多的心思去保護和傳承,木偶戲一定會重新回到大衆視野。”

音樂會現場還演繹了由琵琶、柳琴和阮彈撥彈唱的童聲閩南語歌曲《望春風》以及“南簫北琵琶”配合電聲樂器的電子南音曲目《新點水流香》。現場包括《廈門親像一首歌》作者楊慕在內的音樂製作人、演奏家共計200餘人觀看了音樂會。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