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 爻天地 (前接“風水傳——真”)

“你知道先天八卦的排序爲什麼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嗎?”老尚問我,我說:“我不知道。”老尚說:“伏羲這樣排,依據了陰陽原理。他認爲,天是純陽,地是純陰。天與地是兩個極卦,其他卦都應該在天地之間。那些卦主要去表現天與地的陰陽轉化過程,也就是說天的純陽是怎麼轉化爲地的純陰。通常,我們稱爲天地交泰。”

天地交泰

“天地交泰是大吉之事,萬物開始產生。伏羲爲了占卜方便,決定用陰陽來演繹天地交泰後的萬物變化。只要能演繹出萬物陰陽變化,就能占卜萬事了。有人會問,以前用龜殼投一次,就可以到陰陽。也就可以看出事情的兇吉,爲什麼還要弄這麼麻煩?這是因爲,龜殼的投一次所得的陰陽是結果,不是過程。而人們在占卜的時候,有時看到結果很不理解。明明是吉利的事情,爲什麼龜殼卻投出了兇。爲了弄清楚原因,伏羲決定用陰陽來演繹萬物,這樣就能看得更詳細了。用陰陽演繹萬物變化所產生陰陽變化,被成爲卦象。所謂卦象,是指卦的陰陽變化。”

陰陽變化

“乾是純陽,所以,用三根橫線表達。在伏羲那個年代,還沒有產生文字,人們通過結繩來記事。所以,他們每打一卦,就在繩子上打個結。打到陽卦的時候,打一個結。打到陰卦的時候,打兩個結,這個源於奇數爲陽、偶數爲陰的原理。他們把繩結叫爻(讀搖),爻的意思是繩結,延伸意思是記錄天地萬物的陰陽變化。所以,當時記錄八卦需要八根繩子,在伏羲那個年代,八卦也被稱爲八索。”

結繩

“由於結繩的方法太麻煩,後來,有人用植物的莖來代替繩索。打到陽爻,放一根長一點的莖。打到陰爻,把一根長的莖折斷,形成兩節短莖,代表陰爻。八卦的符號最終能夠通過紙筆畫出來,應該在周文王時期。也有人說,在宋朝。爲什麼要用三個爻去表達一個卦象?因爲,伏羲演繹完天地陰陽轉變,剛好每卦需要三個爻。”

每卦三個爻

“伏羲先演繹天地爻,天爲陽,地爲陰。爲什麼伏羲要把天作爲陽的起點?因爲所有的光和熱,還有宇宙能量都來自天。這一點,符合陽的特點。伏羲爲什麼要把地作爲陰的起點,這是因爲地不會發出光和熱,它只是默默接受天的光和熱。這符合陰的特點。這樣,伏羲用一個陽爻代表天,一個陰爻代表地。這兩個爻,我們通常叫兩儀。所謂兩儀,就是兩個陰陽的初始點。”

兩儀

“有了天和地,得到了兩個方向的卦象。但這還是不夠用,伏羲繼續演繹。他在天的陽爻上面加了一個陰爻,表示陰氣開始下降,準備向地過渡。在地的陰爻上面加了一根陽爻,表示陽氣開始上升,準備向天轉換。這樣,產生了兩個新的卦象,這個卦象代表了天地開始相互過渡。爲了保持符號的一致性,伏羲又在天的陽爻上面又加了一個陽爻,在地的陰爻上面又加一個陰爻。這樣,一共得到了四個卦象。通常,我們叫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少陰是指陰氣剛降起,少陽是指陽氣剛升起。”

四象

“兩儀通過變化,得到了四象,也就是常說的兩儀生四象。在四象裏面,可以看到一個混亂的情況。天變成了偶數爻、地還是偶數爻。少陰和少陽是奇數爻。根據奇數爲陽、偶數爲陰的原理,這是不對的。天和地都成了陰,而他們之間的過渡卦象是陽。這改變了天爲陽地爲陰的原理,所以,伏羲需要繼續陰陽變化的演繹。”

四象陰陽混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