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的信件總是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讀者迫切希望通過不加遮掩的書信看到創作故事背後作家的真實臉龐。《此時此地》的主角是兩位世界級、擁有無數粉絲的作家J.M.庫切和保羅·奧斯特,在這本通信集裏,呈現出他們三年間的思想交流與靈感碰撞。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京舉行了“庫切文集”的首發式,也是文集首部作品《此時此地》的讀書分享會。

J.M.庫切是來自南非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影響了無數作家的創作,代表作有《恥》《等待野蠻人》等,往往聚焦於南非社會,對社會現實有比較強的指涉性;而保羅·奧斯特是來自美國的著名小說家,是村上春樹的偶像,代表作有《紐約三部曲》《幻影書》等,描述的大多是都市人的生活狀態。兩位作家的作品風格頗爲不同,但竟然有交集,事實上,他們真正的交往開始於2005年,當時奧斯特請庫切爲自己編纂的貝克特文集撰寫序言。到了2008年,奧斯特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文學節上和定居那裏的庫切見了面,真正成爲朋友。之後,庫切向奧斯特發出邀請,約定兩人通信三年,話題不限。事實正是如此,這本書包含了友情、人生、文學、藝術、生活、經濟危機、戰爭、體育……無所不包,無所不談。兩人的交流絕沒有客套,意見不同時兩位作家都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作爲庫切的忠實讀者,青年作家蔣方舟通過自己的推薦,使非常多的年輕讀者接觸到庫切的代表作《恥》;而外國文學專家陸建德不僅爲庫切多部書撰寫過序言或評論,更到庫切家中做過客。分享會上,兩位嘉賓以互問互答的方式,分享了無數書中的精彩片段,並就體育、電影、英雄主義,甚至以色列問題等書中出現的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話題從本書的體裁文學通信開始,陸建德說,兩位作家選擇寫信或者是傳真交流,因而他們的交流之間有延宕,雖然時間速度慢一些,但是其中有一種特別的親密感;蔣方舟認爲,即時通信讓我們有很多退避的方式,但書信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太能夠逃避的表達方式,對方誠懇的、洋洋灑灑的敘事會要求我們認真回答,如書中庫切提出一個問題後,保羅·奧斯特回答說這個問題自己沒有想清楚,對不起只能在思考當中臨陣脫逃,下一次會想好來回應庫切的問題。

動物權利是作爲素食主義者的庫切經常在小說中體現的情節。蔣方舟說,我們如何對待動物其實意義不限於動物,而是體現了我們如何看待與我們不同的、更爲弱勢的羣體。陸建德坦言,人是世界的中心這種想法過於強烈以後,會對其他物種採取居高臨下的措施,甚至把它們作爲一種低下的工具。真的要跟世界、跟地球和諧相處的話,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動物的權益。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外文編輯馬博介紹,人文社已簽下J.M.庫切的全部重要作品,包括通信集《此時此地》、3部文學評論,以及14部小說作品,將在“庫切文集”叢書中陸續出版。這14部小說中,將包含庫切的最新作品《耶穌的學生時代》,這是他上一部小說《耶穌的童年》的續篇,繼續講述一名叫作大衛的神奇少年的故事,由知名譯者楊向榮翻譯。蔣方舟評價說,這本書像是庫切沉入思考的水底後,呈現出的水面的漣漪,書中沒有一般常見的情節和故事,人物之間更多是爭執和探討,而這些探討指向什麼則耐人尋味。陸建德認爲,書名暗示了庫切和西方整個大傳統的對話,而故事的內容則或許是庫切對一種既定的文化和共識發出的挑戰。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08日第7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