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党支部书记于井春说:“这就是无名树,村里的老百姓又管它叫‘四不像’树。由于村中早就有这棵不知名字的树,后来两户大姓一致同意,以无名树命名村名。

沧州一村庄长着一棵“四不像”,几百年来没人知道树的名字

吴桥一村庄长着一棵“四不像”,几百年来没人知道这棵树的名字。那时,这个村庄没有名字,两户大姓都想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纷争不断。经商议,以无名树命名村庄。自此,村民和谐相处至今——

沧州一村庄长着一棵“四不像”,几百年来没人知道树的名字

听说吴桥县沟店铺乡有一棵“四不像”,几百年来没人知道这棵树的名字,村里人称它为无名树,还以这棵树命名村子为无名树村。7月3日,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刚一进村,就看见新修的凉亭旁,一株大树粗壮挺拔,遮天蔽日,甚是壮观。村党支部书记于井春说:“这就是无名树,村里的老百姓又管它叫‘四不像’树!这棵树对我们村来说,意义非比寻常!”

俗话说,人有名,树有影,起源都可以追溯。这棵树却像从天而降一般,村里人都说不上树的名称和树龄。今年53岁的于井春指着大树给我们看:树皮如椿树,叶子像杨树、榆树、槐树,似榆树又不是榆树,似槐树也不是槐树。“你们看,现在正是结种子的时候,我给你们够点种子下来!”说完,老人踩到摩托车的座位上,在众人的搀扶下,从树枝的低矮处摘下几粒种子,一一放到我们手中。只见这种子青翠碧绿,比绿豆大些。老人咬了一口,说:“这种子的皮壳可以吃,你们尝尝,味道还有些甜呢!”

他说,种子成熟后会掉落一地,最后都变成了白色,硬度如同小石子一般。“虽然每年都掉落很多种子,但没有生根发芽的。前些年,无名树根部钻出一根小苗。其他村的人挖出小苗去移植,但没有成活。”于井春说,自打他记事起,村里就有这棵树。听老人们说,原来有三株,两株早年枯死了,只剩下这一棵树。如今,这棵树高达20多米,一个壮汉环抱,刚刚能抱过来。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在树下,炎炎夏日顿生凉爽之意。

树旁有一凉亭,还立有一碑。于井春说,前几年,北京护树公益人士俞润东投资2万元,乡政府也投入了约2万元资金,将这棵大树保护起来。后来,村民肖玉振、于志强先后捐资在树旁修建了凉亭、围栏及地面的铺设,使这棵无名树成了村中一景。

沧州一村庄长着一棵“四不像”,几百年来没人知道树的名字

在村民们心目中,这棵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几百年前,村民迁来此地。村中两户大姓都想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村名,为此纷争不断。由于村中早就有这棵不知名字的树,后来两户大姓一致同意,以无名树命名村名。从此,这个村就叫无名树村。

关于这株古树,清光绪版《吴桥县志》记载:无名树,似榆非榆,似槐非槐,种子青碧如绿豆可食。1985年新修的《吴桥县志》这样记载:明永乐年间,史氏由山东即墨迁来此地,发现一种皮如椿、叶如杨、果如枣的树,无人知其名,从此取树名为无名树。

于井春说,别说十里八乡,就是整个吴桥也找不到第二棵。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棵树到底是什么树,他们专门请来河北省专家进行鉴定。据考证:无名树类似小叶朴,或朴树,榆科。其别名是沙朴、青朴、千粒树、朴榆、朴子树,主要分布在我国淮河流域、秦岭以南至华南各省区、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

围绕这棵树,还有一些故事。有人说,这树不是北方树种,相传是鸟类啄来种子落在此处的;有人说,村里有人去南方当海员,在南方看见过类似的树。如今,这棵树成了村中一景,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到这里瞧新鲜。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 曹广欣 杨金丽 通讯员 高明瑞 原标题:无名树与无名树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