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反熵

若漫步歐洲,你會醉心欣賞羅馬建築;若踏足北京,你會敬畏宮廷琉璃;若穿梭在國際大都市香港,估計與你我身在的城市已別無兩樣。立足本土,很多廣州仔女均喜歡蒐羅古城新貌,而我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似乎都會走進它們的大學。

在到達臺中東海大學之前,我不惜花費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鹿港古鎮。據說那時“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臺灣四大發達港口之一(淡水,高雄,鹿港,艋舺),又以當時盛產鹿皮而得名。

我到鎮時才發現,古鎮離濱海還有十公里,而且平日無公交接駁(春節纔有且免費)。於是只好在古街上走走,實屬無聊,買了在臺灣第一注彩票,50NT,是大陸的五倍——說到福利事業,臺灣有些店鋪門前會有收集發票的箱子,是基金會讓人們捐贈發票用的(臺灣納稅意識很強,便利店賣出一罐豆漿都會打印卷式發票)。原來季度末當月中旬政府在前兩個月的發票中抽獎,民間的基金會若能從捐獻得來的發票中中獎,就相當於籌到相應資金。

經過桂花工藝坊,作爲只觀看不購買的我便試着跟作坊老闆交談。這裏不用交租金而只付水電費,縣政府要求作坊主每週至少到檔口四次來展示工藝——做布袋縫紉的女作坊主說。如《純真的年代》中政府利用美食工藝來推廣旅遊業的出讓檔口,區靜以吉祥路邊雞的民間美食而獲取資格一樣。女老闆和獅面具老闆都誤認爲我是大陸交換生。

於是我從彰化搭回臺中的客運,單程94NT——臺灣客運公司實在太多(無壟斷下卻經營有序,北中南三部可有區域客運,有些大的客運公司還有跨區域路線),在臺中本來我要找鉅業客運去高美溼地,因要轉車費時間,後來打聽彰化客運可去鹿港才臨時改變計劃。

下午三點到達臺灣東海大學——據說這是臺灣最漂亮的私立大學,以“綠色博雅”著稱的它,因爲園內有兩個出名的地方——乳牛養殖場和路思義教堂,可見此校側重實踐和西方人文教學相結合,其次它是一所以基督背景的綜合型學校。

迎面走來一位帥弟,兩耳插着耳機,也沒逃離過我的問路。他讓我先去教堂再去乳牛場。一看到那黃色瓷瓦牆身的它,我便急迫地向前小跑。旁邊的基督教活動中心的風格明顯是當時建設教堂時配置的(那是師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地方)。

從正面看,路思義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兩旁是她露肩的黃色長裙晚禮服,也像中國古代宮廷女子,身披翠水薄煙紗,錦緞裹胸,纖腰裙襬散開。着迷使得我忙亂地摸出手機相機,黑白曝光逆光效果下橫豎遠近照了一通。

從建築學角度,教堂以上小下大,掌部略張開所形成的三角形在多地震的臺灣不可不說具有力學意義。建築學者曾評論路思義教堂“也許是臺灣島上最著名,也是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它是現代主義時代中國新建築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和西方相遇而產生的最佳作品”。你看,黃色是主體建築,上接藍天下連綠地。藍黃綠,正是中國建築傳統顏色搭配;其次藍綠色重可吸收大量輻射熱,黃色雅緻不失莊重。

可惜非禮拜,教堂大門緊閉。我作別少女,走至東海乳品小棧,品嚐了名不虛傳的鮮奶,體會到乳牛在身邊牛奶更新鮮的廣告詞。終於看到牛棚,遺憾的是乳牛都在棚屋裏打盹,工作人員沒放它們出來喫草。我還特意跑上圍牆邊的野草地,近距離地拍照也效果不佳。離開後在附近的東美亭玩定時自拍,來來回回跑動都累了。隨後走進教學樓,這裏是美術系系院和音樂系系院:我輕手輕腳地在教室門外窺探,小夥伴在對着雕像各自寫生,有些研究光線的畫法……有時迎來某個教室的歡聲笑語,有時聽到樓上某位明日之星的大歌唱家在一展歌喉,走廊裏有一幫拿着中大提琴的同學在前往課室,路過系辦公室都是醉心工作的老師——剛開始,衆人忙活我偷閒的自得,後來越覺無聊——這就是以前學生時代,我曾羨慕周遊的旅人形象,當時卻沒懂得遊子心裏欲迴歸知識殿堂的念想。

近五點,我還糾結要不要提前三個小時去高鐵站。這時教學樓遠處傳來夕陽反射的信號,我匆匆地跑下樓,我要去看看夕陽下的路思義!無獨有偶,再次經過養殖場,乳牛終於出來了!開始我活蹦亂跳的,後來我靜靜端詳:有兩隻十分友好的乳牛在相互親暱——別人在談戀愛呢!要知道我在關注它們,乳牛一定紅了臉,嘻嘻……

依依不捨地作別戀人們,夕陽已經下去。還是先到女生飯堂喫了一頓自助晚餐,才49NT,菜都是按重量的再算錢。旁邊的女生宿舍屋頂有點日韓式平房,只有地面一層,宿舍前有幾柱小的噴水池,風格“空間寂”

當我來到教堂,它已經是夜幕降臨下的路思義。萬萬想不到,有羣玩光影的同學給我展現有趣的路思義。是不是很有愛?

更有愛的是,教堂竟然開門,聽說教會彩排活動。夕陽西下的信號使我沒錯過心目中的東海,從臺北失物拾得,尋覓日月潭到今天,不由不覺得我自管精彩,上天早有安排。

我冒昧地問了身邊的一位信衆:學生能在這舉行婚禮麼?——答曰其中一方信仰基督就行。再問:若想在這結婚能馬上入教麼?——回答說入教如入黨,要考察一年——宗教確是一個挺要深思熟慮的事情,但愛的信仰誰都可以。

如此,我經過一個小時的高鐵又回到臺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