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貓狗)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比2017年(1340億元)增長27%。更加嚴格的監管對寵物主糧市場進行了一輪洗牌,也是對國產新品牌的利好信號。

隨着人們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也開始嚮往精神層面的需求了。“寵物”成爲一種重要的精神依託,養活一隻寵物,是在這個時代獲得滿足感最佳的方式了。鏟屎官們不僅用愛供養,更用錢包和“剁手”訴說着對寵物的真心。而近幾年,“吸貓擼狗”成爲熱門詞,沒有個萌寵,都不好意思在社交平臺發動態。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在少子化、不婚的社會趨勢下,家中的貓狗確實彷彿成了自己的孩子。家裏養的寵物已經從普通的看家護院變成重要的家庭成員,”我兒子””我們家崽崽”是現在對寵物的一種普遍稱呼。寵物更多的被當做“家人”、“朋友”來對待。在抖音快手上,寵物類的短視頻是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之一,很多萌寵博主通過發佈寵物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獲得大量粉絲的關注,再通過廣告收入實現盈利。萌寵已然成爲互聯網平臺上的流量利器,粉絲數超千萬的視頻達人中,專注萌寵類內容的不在少數。現代生活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將寵物視爲家中一員,願意爲其支付不菲的喫用開銷,也推動了“它經濟”的興起,並悄然成就千億市場。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國外品牌主導國內市場,國貨品牌初顯鋒芒

在寵物經濟產業鏈中,寵物食品是剛需,投資機會也最大。但目前,國內寵物食品市場仍然以外資企業佔主導。據中產信息研究院的《2015-2020年寵物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中國的貓糧狗糧市場,主要被美國瑪氏、雀巢普瑞納、歐譽寵物食品三大外國寵物食品巨頭所佔據。瑪氏是全球第一家生產專業寵物食品的企業,在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雀巢2001年收購了美國寵物食品公司普瑞納,隨後在2003年進入中國。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經研究,國外品牌在主糧市場佈局較早,市場份額較大,其主要優勢體現在:

1) 國外食品行業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瑪氏爲代表的國外品牌就已進入中國市場,先於本土企業建立了多種品牌。

2) 主打中高端市場,樹立專業形象,建立品牌優勢。國外知名品牌在品牌調性、品牌建設、品牌戰略上與國內品牌差異較大。

3) 線下渠道建設成熟。擁有專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管理以及穩定銷售渠道,同時積極佈局線上渠道與多家電商達成合作。

基於此,行業專家也表示,國內寵物食品市場規模雖然已經接近2000億,但國內寵物食品企業還處於小而散的狀況。京東方面提供的銷售數據也證實,從電商平臺上架的品牌來看,除大家熟知的瑪氏寵物、雀巢普瑞納依舊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外,但近年來,國產品牌崛起較爲明顯。“麥富迪、比瑞吉和伯納天純等代表性國產主糧品牌也在飛速增長。”

對比國外品牌,國內寵物食品的銷路之前略顯老套,包括外銷和內銷,國內寵物食品企業按經營模式又可分爲三類。外銷主要是OEM/ODM貼牌,內銷面向國內市場,最終下游是各寵物用品經銷商、寵物用品零售店、超市、線上電商和終端消費者。因此,按經營模式,國內有三類寵物食品企業。一類是以出口銷售爲主要業務,採取‚以銷定產‛的訂單型業務模式進行貼牌生產;另一類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爲主要業務,採取備貨型的業務模式進行生產銷售。此外,還有一些以代工起家,逐步佈局國內市場的國產企業。

隨着國內的品牌意識的增強。很多投資者認爲,寵物食品是寵物產業鏈中相對較好的賽道,未來行業紅利明顯。寵物食品處於寵物產業鏈的中游,相對上游活體和下游服務而言,寵物食品貫穿寵物整個生長週期、天然高頻次,市場規模可觀,且商業模式成熟、國產品牌逐漸突圍,是當下時點較好的賽道。

國內新興的寵物食品企業大多誕生於2000年後,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做代工起家的中寵股份、佩蒂股份等;一類是互聯網品牌,比如瘋狂的小狗。近年來,這些企業營收漲勢顯著。目前在國內主板上市的只有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隨着資本市場的紛紛湧入,行業競爭也開始浮現,並日趨激烈化。據報道,瘋狂的小狗創立於2014年,僅短短4年就成爲互聯網全網狗糧銷量領導者。2017年9月,青島天地薈食品登陸納斯達克掛牌主板,該公司是一家產品銷售遍及中國、亞洲及歐洲市場的寵物食品研發、生產、銷售商。兩個月之後,總部位於中國東莞的多尼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主板正式掛牌上市。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除了IPO之外,還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開始加大在寵物產業的投資。例如,瑞普生物(300119)在2017年5月宣佈4500萬元增資瑞派寵物,將持股份額15.01%增至15.54%,進一步推動在寵物產業佈局。2015年10月20日,江蘇中恆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江蘇證監局報送了輔導材料,開啓了上市進程;2016年11月,上海比瑞吉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金公司簽訂了輔導協議,目前處於上市輔導階段;2017年1月,原新三板企業天元寵物開始接受海通證券上市輔導,目前已經進入IPO排隊;2017年7月11日,新三板寵物企業依依股份向天津證監局報送了輔導備案登記材料,目前正接受華融證券的輔導;2017年8月24日,悠派科技向安徽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登記材料,正式接受西南證券的輔導。

天眼查數據顯示,在寵物食糧行業共有61家品牌公司發力於此,其中大部分成立於2017年以後。另據狗民網披露,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同比增長27%。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3家寵物食品企業獲得融資。

“它經濟”迎合消費升級,國牌競爭力提升

這些年,各行各業都在提消費升級,寵物行業也不例外。寵物喫什麼,更成爲養寵人的一項重要消費決策。對年輕人來說,養寵不只是定時餵食鏟屎,還要付出時間、精力、用心照料,能夠把寵物當成家人去重新設計產品的公司也從這個轉變中迅速成長起來。爲了讓貓貓狗狗喫得更健康,天然糧、軟狗糧實現了品類上的創新而異軍突起,以至於,你越來越難以去比較——喫鮮糧的寵物和喫外賣的主人,哪個喫得更好。

近日,全球寵物食品巨頭雀巢普瑞納旗下品牌冠能發佈了一款冠能老年犬糧BRIGHT MIND 賦聰系列(下稱“賦聰”),這款產品的發佈意味着寵物食品乃至整個寵物產業競爭已經升級。

首先,從“普通主糧—中高端主糧—定製化主糧”的消費升級路徑來看,寵物主糧產品也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追求健康是主糧消費升級的關鍵因素。

有專家分析,寵物主糧迄今爲止經歷了兩次迭代,第三次更新換代正在發生。第一代爲商品糧,寵物糧的概念被正式提及;第二代是天然糧,消費者開始關注寵物健康、營養和生活品質,主糧的用料、營養配比在這一階段得到了升級。第三次的迭代就是“主人糧”。寵物越來越成爲生活中的家人和朋友,這種趨勢的根源在於養寵者觀念的進化,人與寵物情感的聯繫和交融一直在昇華。作爲主糧購買決策者的養寵主人,更希望在品牌中看到對於這種情感的理解、溝通和共鳴。能獲取寵物主人同理心和價值觀認同的品牌,將是寵物消費者的首選。

根據研究報告,當前“它經濟”行業與本世紀初的乳業有着衆多相似之處:在“消費升級”帶動下呈現出高速增長、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對比如下:

1、市場規模:均呈現出高速增長且發展空間巨大的特點。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貓狗)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比2017年(1340億元)增長27%。同時報告顯示,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含水族),其中城鎮養狗、養貓人數達5648萬人,全國城鎮犬貓數量達到9149萬隻。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2、場景概念: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帶動“消費升級”場景,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提升。乳業發展動力在於:收入提升,消費者從“溫飽”的基礎需求向“健康營養”的高層需求轉變。2017年我國人均GDP近9500美元,超80%寵物主將寵物作爲家人看待,願意爲寵物“高層需求”買單。

3、競爭格局:兩者均經歷市場格局較爲分散、龍頭領先優勢不顯著的階段。1997年前乳業CR4佔比22%,2017年犬和貓主糧前10品牌佔比分別爲23%,和25%,寵物零食集中度更低。分散的市場格局給國內寵物企業以崛起機會。此外,我國對進口寵物食品實施嚴格的准入登記制度,審批嚴格、關稅稅率較高,將有利於本土寵物食品製造商崛起。在監管更加嚴格、行業趨於規範的進程中,主流本土品牌將參與行業規則的制定並從中受益。

4、包裝設計:相較於國外一塵不變的包裝,國內品牌迎合年輕人更喜愛的包裝和口號來打情感營銷,眼球更加十足,從而帶動了年輕人的消費慾望。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調查發現,國內“它經濟”行業在消費升級的催生下,產業正式向細分市場高速邁進,包括上游產品和下游服務。上游產品主要有寵物飼養、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下游服務涵蓋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寵物保險以及寵物善終等,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大。對比成熟的美國市場,產業細分領域誕生了一批具備國際/國內影響力的企業,如寵物食品企業瑪氏、普瑞納、品譜,寵物專賣零售企業Petsmart、Petco,寵物醫院巨頭VCA等。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正因爲此,國內“它經濟”品牌開始差異化經營,以希望能夠彎道超車。

據瞭解,當前,線上貓狗糧和寵物零食賽道成爲國產品牌主戰場。更加嚴格的監管對寵物主糧市場進行了一輪洗牌,也是對國產新品牌的利好信號。在利用流量紅利和佔領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智上,相比十幾年前就進入中國的海外大牌,國內的創業團隊具有先天的優勢。企業數量上,線上狗貓主糧TOP10企業中,中國企業分別有9家和3家,狗零食和貓零食TOP10企業中,中國企業分別有9家和5家;市場份額上,中國企業分別佔線上狗/貓主糧TOP20企業的銷售額的57%和23%,佔線上狗零食和貓零食TOP20企業銷售額的86%和48%;頭部品牌上,不同於線上狗貓主糧市場中均由外資皇家領跑的情況,線上貓狗零食市場的頭部品牌均爲國產品牌麥富迪。瘋狂小狗近來也逐漸增加了如沐浴露、狗繩等新的類別,圍繞用戶養寵的一系列產品需求來進行生產及銷售。而針對“老本行”狗糧,瘋狂小狗也在以收購品牌的方式進入更高端的價格帶。可以說在線上渠道,狗主糧和寵物零食賽道已經有一些國產企業跑出了領先位置。

鏖戰“它經濟”,國產品牌的突圍之路

另外,更多的新場景的消費主張的釋放,國內“它經濟”市場也不斷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如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如平安、人保等)都把目光瞄準到寵物保險這一小衆領域。主要的產品爲醫療險和責任險,其保費每年從幾百到幾千不等,保額5千到幾十萬不等。此外,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也湧現出一批寵物+餐飲跨界合作的店鋪,例如“柴犬主題餐飲店”、“擼貓咖啡廳”等。連星巴克都在中國推出了2家“星巴克寵物友好門店”。設置寵物專座、寵物活動區之餘,還推出了“爪布奇諾”和“星巴克無濃縮美式”兩款寵物專屬飲品。

中國高速增長的“它經濟”消費市場蘊藏着大機會,我們看到隨着場景的升級、資本的關注,本土品牌們也會湧現出一批伊利蒙牛量級的國貨新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