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終確定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幾乎囊括東西方各民族自古代、中世紀至近現代的、思想藝術均臻完美的史詩、詩歌、戲劇、小說等體裁的傑作,基本上集外國文學精華之大成,反映出世界文學發展演變、日趨豐富多彩、多樣化的歷史過程。在中國讀者閱讀力持續增強的二十一世紀,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空前頻繁的新時代,爲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再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合作,以“網羅經典,格高意遠,本色傳承”爲出發點,優中選優,推陳出新,出版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淡雅的封面,外框雙線環飾,內框圍起斜向交叉網格,網格交點綴以似圓實方的結點。沒錯,這便是很多人記憶深刻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愛好者中還有一個暱稱:“網格本”。

“網格本”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仍然還有新書推出,整套叢書的規模達到145本之多。

擁有約半個世紀出版歷史的“網格本”系列,當初是怎樣制定出版計劃的?翻譯和編輯過程中,又有哪些令人難忘的故事?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編審張福生,傾聽這位參與過“網格本”工作的老編輯,講述往事。

羣星璀璨的編委會

張福生回憶說,1958年,時任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提出,爲了學習借鑑世界文學的優秀遺產,提高中國青年作家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水平,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繁榮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需要編選一套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當時中宣部責成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持這項工作(1964年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後即從文學研究所接過了這項工作),並將出版任務交給了人民文學出版社。考慮到在世界文學的發展過程中,創作與理論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世界文學遺產應包括文學理論,於是在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即“網格本”)之外,又增加了外國文藝理論叢書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合稱“三套叢書”。因出版工作加重,因此商請上海譯文出版社共同承擔。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張福生與樓適夷(右)合影

外國古今文學作品與理論著作浩如煙海,哪些可以入選?

據張福生回憶,選題制定主要是由編委會完成的。至今,張福生手上還保留着一份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9月制定的五年出版規劃草案以及其他一些相關資料。資料顯示,這套叢書的編委會成員可謂羣星璀璨:最初的編委會成員包括卞之琳、戈寶權、葉水夫、馮至、包文棣、田德望、朱光潛、孫家晉、孫繩武、陳佔元、楊季康、楊周翰、楊憲益、李健吾、金克木、羅大岡、季羨林、鄭效洵、聞家駟、錢鍾書、錢學熙、樓適夷、蒯斯曛、蔡儀等。中宣部領導周揚、林默涵都曾先後出席最初的幾次編委會會議指導。“文革”後,叢書工作重新啓動,又增加了巴金、葉麟鎏、盧永福、朱虹、陳冰夷、陳燊、張羽、趙家璧、駱兆添、姚見、秦順新、綠原、蔣路、董衡巽等人。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張福生說,當年,先是由研究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學專家,在他們淵博的學識基礎上,篩選出最優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論著。1961年,編委會制定了“三套叢書”的編選計劃,初步確定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爲120種,外國文藝理論叢書爲39種,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爲12種。

“最終確定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幾乎囊括東西方各民族自古代、中世紀至近現代的、思想藝術均臻完美的史詩、詩歌、戲劇、小說等體裁的傑作,基本上集外國文學精華之大成,反映出世界文學發展演變、日趨豐富多彩、多樣化的歷史過程。”張福生說。

每一本都精挑細選

“我記得初到人民文學出版社時,看到綠原先生責編的《拉奧孔》一書原樣,發現上面的譯文被修改過的地方很多,邊角還粘貼出許多改正的譯文,多的註釋長達半頁。”給張福生留下深刻印象的這本《拉奧孔》,是美學大家朱光潛先生翻譯的,“令我驚訝的是,像朱光潛先生這樣的頂級大教授,譯稿怎麼也被改得這樣多。”

後來,張福生又從故紙堆裏找到一份綠原所寫的關於該書譯文的意見,其中綠原提了135個問題,有114條朱光潛先生批了“照改”或是“改”字,還有的則提出了其他意見,最多的一條,朱光潛先生寫了200多字的回覆。除此之外,張福生還初步統計了一下,僅《拉奧孔》這部書稿,經手人就多達10餘位,而且都是文學界的重量級人物,比如馮至、戈寶權、錢鍾書等。

後來,參與叢書的編輯時間長了,張福生才知道,這樣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在當時是很常見的,這也是時至今日,叢書仍然被人們所看重,其中很多本書被反覆再版的原因。

“這套叢書不僅有一個陣容強大的編輯委員會,委員都是外國文學研究界和出版界的權威和知名的專家學者,而且這些大家不僅親自參與制定選題計劃,確定各書譯者及序文作者人選,分別審閱各書譯文和序言,甚至還具體負責各書的編輯出版工作。”張福生回憶說。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翻譯家照片牆

爲了追求譯文完善,這些譯者往往視翻譯爲崇高的事業,力求譯文盡善盡美,既忠實於原文,又保持原作風格,孜孜矻矻,逐句琢磨,完成一書,常達數年以至十數年。“這些譯本,堪稱精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比如張福生經手編輯的汝龍譯的《契訶夫小說選》,便是精心打磨,校訂了很久纔出手的精品。

深受讀者喜愛

“網格本”在讀書愛好者中享有很高聲譽,許多書友追尋近30年而不疲,每有所獲,便欣喜莫名;聽說出了新的品種,就互相轉告。還有一些人試圖蒐集全套,“但是能收齊的太少見了”。

張福生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圖書資源缺乏,“文革”剛剛結束後出版的“網格本”,在新華書店每每供不應求,經常是10萬本一次地印刷,而且總是一到書店就被一搶而空。“當時由納訓譯的《一千零一夜》(6卷)系列,我們收到出版部門的同事轉來的印數單,上面寫着50萬套,我們喫了一驚,還以爲多寫了一個零,又打電話去核實,才知道需求量確實就這麼大。”

就連標誌性的網格狀封面,也受到讀者追捧,“我記得後來曾討論過要不要更換現代感更強的封面,結果在讀者調查中受到強烈反對,因此也就保留了下來。”張福生說。

最終,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共出書145種,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出書11種,外國文藝理論叢書也出版了19種,原定的選題計劃中,除外國文藝理論叢書因組稿、出版條件等所限只能部分完成外,其餘兩種基本上已經出齊,再加上一些增補的書目,直到2000年前後,這項工作才基本結束。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老所長葉水夫曾讚揚這套叢書時說:“叢書規模之大,選題之精,譯文之優,可以與世界上最好的同類叢書媲美,這是中國外國文學出版事業中一項奠基性工程。”

本文作者葉曉楠,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經授權轉發,特此致謝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新版網格本書影(部分)

人民文學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擔起向中國讀者介紹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籌組編委會,組織朱光潛、馮至、戈寶權、葉水夫等三十餘位外國文學權威專家,編選三套叢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藝理論叢書”“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是中國外國文學的最高研究機構。一九七八年,“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更名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至二〇〇〇年完成。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是外國文學名著翻譯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質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國外國文學出版史上之最,體現了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歷經半個多世紀,“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中國讀者中依然以系統性、權威性與普及性著稱,但由於時代久遠,許多圖書在市場上已難見蹤影,甚至成爲收藏對象,稀缺品種更是一書難求。在中國讀者閱讀力持續增強的二十一世紀,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鑑空前頻繁的新時代,爲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再度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合作,以“網羅經典,格高意遠,本色傳承”爲出發點,優中選優,推陳出新,出版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爲背景,通過一個純潔無辜的波希米亞女郎慘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陰險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蠻殘忍,貴族的荒淫無恥和國王的專橫殘暴。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一個忠厚、善良、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年輕人梅什金公爵(即小說中的“白癡”)從國外歸來,由於命運的安排被捲進生活的漩渦。他被兩個同樣十分美麗、非常聰明、蔑視世俗成見的將軍女兒阿格拉婭和從小父母雙亡被人面獸心的地主收爲外室的納斯塔西婭所愛。由此引起一連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衝突、鬥爭乃至兇殺。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作者以簡潔而細膩的文筆,通過一個富有激情的女子愛瑪的經歷,再現了19世紀中期法國的社會生活。《包法利夫人》的藝術形式使它成爲近代小說的一個新轉機。這不僅是一部模範小說,也是一篇模範散文。其書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多次再版,經典永遠是經典。小說是閱讀量極大、受衆範圍極爲廣泛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其文學性和故事性的緊密結合,吸引文學及文學以外的大量讀者。小說往往將現實壓縮,以文學的形式反映真實的、深刻的社會現象、社會背景,或者反映某種思想、某種哲學觀念甚至某種宗教信仰。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作者盧梭是法國十八世紀思想家和文學家。這部名爲“懺悔”實爲“控訴”的《懺悔錄》記載了他從出生到被迫離開對皮埃爾島之間五十年的生活經歷,講述了他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一生。作品思想內容豐富,人物形象鮮明,情節生動真實,是盧梭文學創作中最爲重要的一部。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萊蒙托夫(1814-1841),俄羅斯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他創作的《當代英雄》是俄羅斯文學中最爲出色的經典長篇小說之一。小說描寫貴族出身的年輕軍官畢巧林在高加索的經歷。他因爲無法避免精神上的空虛和道德上的墮落,不滿世俗現實,玩世不恭,到處尋找刺激,無事生非,玩弄女性,就像他在日記中所坦白的那樣:“我迷戀於空虛而無聊的情慾;飽經情慾的磨鍊,我變得像鐵一樣又硬又冷,可是我永遠喪失了高尚志向的火焰,喪失了這種人生最美好的花朵。”畢巧林這一藝術人物標誌着俄羅斯文學中患有時代病的“多餘人”的誕生。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歌德的《浮士德》根據德國一個鍊金術士向魔鬼出賣靈魂以換取知識和青春的古老傳說,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廣闊、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內容,爲人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響徹寰的凱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還有一幕提綱挈領的“天堂序曲”,爲全劇的主題思想奠定了基調。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格列佛遊記》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們喜愛的兒童讀物。格列佛彷彿是孩子童——在小人國利立浦特,他隨心搬移各種人和物,像是擺弄玩具;流落到大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後,他又如幼兒在成人世界裏,感到驚恐而無奈。但是,過於強調這一畫會或多或少掩蓋作品的思想意義。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徵;尖銳深邃的諷刺纔是其靈魂。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坎特伯雷故事》講述當這三十幾個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們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人世百態便從他們的嘴裏汩汩流出,慾望、貪婪、僞善、虛榮、阿諛情慾、忠貞以及美好的愛情等等各式各樣的人性都赤裸裸地開放在腐朽的中世紀英國黑暗中。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獵人筆記》中揭露了農奴主的殘暴,農奴的悲慘生活,作者還因此被放逐。隨着屠格涅夫充滿優美筆調的敘述,俄羅斯的大自然風光、俄羅斯人民的風俗習慣、地主對農民的欺凌、農民的善良淳樸和智慧,像一首首抒懷歌曲在我們面前緩緩流淌出來,匯成一部色彩斑斕、動人心魄的交響詩。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歐·亨利(O'Henry, 1862-1910)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美國短篇小說家,被稱爲“短篇小說大王”、世界三位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一生共創作短篇小說近300篇。他的小說情節生動,結構緊湊,故事奇特,可讀性強,而且經常有一個別出心裁、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尾。他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對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影響很大,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歐也妮.葛朗臺》的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度卻不亞於古典悲劇。

《高老頭》全書譯成中文不到十八萬字,而其視野之廣,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簡直夠得上一幅全景畫卷。從拉丁區與聖馬爾索城關之間貧窮寒酸的小街陋巷,到聖日耳曼區富麗堂皇的貴族府邸,作者爲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巴黎社會:一個給了兩個女兒每個每年四萬法郎入息的父親,自己卻窮死在塞納河左岸的閣樓上;兩個女兒一個當了伯爵夫人,一個當了銀行家太太,而每年只剩下幾百法郎生活費的老父親還得千方百計籌錢爲她們還債。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失樂園》以史詩一般的磅礴氣勢揭示了人的原罪與墮落。詩中叛逆之神撒旦,因爲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毫不屈服,爲復仇尋至伊甸園。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喫了上帝明令禁喫的知識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夥遭譴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該詩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學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極重要的作品!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俄國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峯。別林斯基高度讚揚它是“俄國文壇上劃時代的鉅著”,是一部“高出於俄國文學過去以及現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時又是高度藝術的作品。”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本書是西班牙大師塞萬提斯劃時代的鉅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鉅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訶德一方面脫離現實,愛幻想,企圖仿效遊俠騎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剷除人間邪惡。是一個可笑、可嘆、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學中一個不朽的典型。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本書是法國中世紀騎士文學中一部不朽的傑作。作品講述了一個生相愛、死相隨的動人故事,作品以騎士的冒險經歷開頭,主要表現主人公特利斯當對王后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和不避風險的追求。騎士這種“風雅之愛”,開創了對女性的詩意崇拜。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這本書的思想是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內容豐厚,意義深遠,語言生動,意境深邃,就像是個智慧的老人,閃現哲理靈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樣的境界。

書中記錄了作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異歷程。讀本書,能引領人進入一個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裏,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的猶太人》並出版了諷刺小說《扎斯特羅奇》。

12歲那年,雪萊進入伊頓公學,在那裏他受到學長及教師的虐待,在當時的學校裏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萊並不象一般新生那樣忍氣吞聲,他公然的反抗這些,而這種反抗的個性如火燃盡了他短暫的一生。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以書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詩人通過這個典型的藝術形象反映生活的真實,傳達他以現實人生的看法和他對人類本性的觀察與瞭解,其中包含着非常豐富的內涵。《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普希金最偉大、影響最深遠、讀者也最多的作品。它以優美的韻律和嚴肅的主題深刻反映俄國十九世紀初葉的現實,提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被俄國批評家別林斯基譽爲“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爲背景,通過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描寫了當時社會的腐敗政治、淫亂生活、上層貴族之間的互相傾軋和權力鬥爭,而源氏的愛情婚姻,則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的悲慘命運。在貴族社會里,男婚女嫁往往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婦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貴族男人手中的玩物。全書共五十四回,近百萬字。故事涉及四代天皇,歷經70餘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全書以源氏家族爲中心,上半部寫了源氏公子與衆妃、侍女的種種或悽婉或美好的愛情生活;後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燻君爲主人公,鋪陳了複雜紛繁的男女愛情糾葛事件。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這本《易卜生戲劇選》,從易卜生的全部劇作中精選出四部:《培爾·金特》(1867),《皇帝與加利利人》(1873),《玩偶之家》(1879)《羣鬼》(1881)。四部劇作,均在國內外多次出版,上演,在世界文壇,舞臺上很受歡迎。前一部是第一階段即創作早期的作品,後三部均爲第二階段即創作高峯時期的作品。四部劇作繼往開來,不僅聯繫過去,而且預示了第三階段創作趨向。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韋拉是個富有抱負的美麗姑娘,她的母親爲了謀取錢財,要把她嫁給一紈絝子弟。在醫學院學生洛普霍夫的幫助下,她脫離家庭與之結合並創辦了一家實行社會主義原則的工場。洛普霍夫性格內向,爲人嚴肅,而韋拉卻熱情奔放,善於交際。韋拉愛上了性格相投的丈夫的好友。爲了韋拉的幸福怎麼辦呢?洛普霍夫決定想法成全他們……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第一輯共計劃出版圖書30種,現已出版21種

詳情見表格上方

什麼是“網格本”| 附新版“網格本”第1輯目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