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爲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着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羣被國務院批准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學府:湖南嶽麓書院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 嗣後,歷經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改製爲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中華民國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仍就書院基址擴建至今。

千年學府:湖南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主體建築面積有31000多平方米,分爲書院主體、附屬文廟及新建的中國書院博物館。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5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爲明清遺物,其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

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

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並先後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聖祠、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築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復。 嶽麓書院爲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築羣。

千年學府:湖南嶽麓書院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是三湘人才輩出的歷史記錄,而愛晚亭內那吟唱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又留着一縷長髯的老夫子,那情那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寫的;江夏黃仙鶴勒石刻篆,因爲文、書、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絕”之稱。碑高4米,寬1。35米,碑文共1400餘字,此碑以其書法著名於世,最爲藝林所看重,傳拓碑文曾風靡一時,筆法剛勁有力,是最爲著名的唐碑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節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書院八景:柳塘煙曉,桃塢烘霞,桐蔭別徑,風荷晚香,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