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的“美人鱼”:水中的中秋节格外忙碌

郑晓燕(左)、刘丽娟(中)、王青青(右)换上表演服准备下水。

“哇,美人鱼!”“好漂亮呀!”期待已久的观众们发出一阵阵欢呼。

穿过摇曳的水草,吐出晶莹的水泡,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声,在水中舒展开华丽的“鱼尾”,轻盈地在水中旋转、空翻,身边环绕着一群群漂亮的鱼儿。海洋世界主题公园里的美人鱼表演,向来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不过对于参加“美人鱼”们来说,中秋节注定是一个特别忙碌的日子。

一天演出6场,在水里泡足7小时

王青青、郑晓燕、刘丽娟,是临沂海洋世界主题公园美人鱼表演团队的三名成员,特殊的职业使得她们在中秋节也必须在工作中度过,而且工作量是平时的三倍——节假日期间,海洋馆的美人鱼表演场次由平时的一天3场增加至一天至少4场,如果客流量大,还要酌情加演。

“一个小时演一场,我们从早上9点开始换好表演服热身,准备下水,一直到下午4点最后一场结束后离水,差不多要在水里待7个小时,就中午抽空在水池边吃了个午饭。”王青青说。中秋小长假三天,海洋馆几乎“人满为患”,因此“美人鱼”表演增加到了一天7场,她们几乎全天穿着表演服,甚至吃饭都是坐在池边,不能脱掉“鱼尾”。

“美人鱼”表演是在水下进行,要求演员们下潜到4米深的水底,作出一系列动作。“表演很消耗体力,但是我们午饭只敢少吃两口垫垫肚子,如果吃多了,水压会压迫胃部容易呕吐,这几天可是对我们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郑晓燕说。此外,为了保证演出质量,避免上厕所,她们连水也不敢多喝。不过三人都表现得格外洒脱:“既然我们海洋馆是旅游景点,节假日工作不是很正常嘛,工作越忙说明客流量越大,我们应该高兴才对!”

呛水、被鱼咬是家常便饭

华丽表演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苦。王青青是三名美人鱼演员中表演时间最长的,有近一年的时间,时间最短的郑晓燕才刚刚下水两个月,在来海洋馆工作之前,她们从没想过自己会变成“美人鱼”。“美人鱼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容貌、体型、表现力、水感等等,我们在上岗前都要经过专业教练的严格培训。”王青青说。

“美人鱼”们的日常训练格外艰苦,第一课都是从水下憋气开始。“一般都需要憋气一分钟以上,完成一个动作后,我们短暂浮出水面换口气再下潜,也就两三秒钟时间,太久了就会影响观众视觉效果。”王青青说。刚开始练习时,她们经常憋的嘴唇发紫,因为呛水咳得声嘶力竭。

在观众看来,在碧波中被鱼儿环绕的“美人鱼”格外美丽,但是对于演员来说,身边的鱼儿们有时也会带来危险。“这些鱼基本上都是吃肉的,所以我们要格外小心不能在水下受伤,特别是有鲨鱼游过的时候更得特别注意,一些动作有时候不注意就会惹怒它们。”刘丽娟说,她的右手食指上有一个齿痕,那是被一条足有脸盆大的鱼咬过的印子。

对于三位“美人鱼”来说,中秋节小长假无法陪伴家人一起度过,难免会有些遗憾,但是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们动力。“往年中秋节总是早上就开始买菜,中午就开始忙活下午的团圆饭,今年我家里人都说让我好好表演,只等着晚上下班回家直接开吃就行,心里也是很美滋滋的。”郑晓燕说。

虽然训练和表演都很辛苦,但是三个人都说,每当她们潜入表演池,出现在观众面前时,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虽然隔着厚厚的玻璃,但是观众们的声音还是可以隐约传到耳中,每次听到观众们特别是小孩子们的欢呼声,我们就觉得之前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三位“美人鱼”说。

记者 邵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