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解放前夕南逃廣州的原國民黨中統特務呂薄冰,以算命先生爲掩護,和一批原國民黨軍警憲特人員、流氓、惡棍和對社會不滿分子組成反革命集團——“中國人民代表控告團”,陰謀劫持航行於廣州至海南島的“民俗”號客輪,殺害船上的護衛人員和船員後將船劫往臺灣。敵人的陰謀被我公安機關及時偵悉,廣州市公安局在敵人行動前將該反革命集團一網打盡,該案後被珠江電影製片廠改編成著名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


揭祕:電影《羊城暗哨》背後的“廣州第一大案”


陰謀劫持的“民俗輪”。 資料圖片

食館職工發現陰謀

1954年8月某日,南國的夏天,烈日炎炎,熱得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這天,一名30多歲的男子走到廣州市公安局東區分局保安前街派出所門前,神色緊張地回頭看了幾眼,確認沒人跟着,突然一閃身走進派出所,向值班民警報稱有重要情況要報告。值班民警看到來人神色緊張,馬上叫來派出所所長。

來人自稱劉仁德,是東山廟前直街妙香園小食館的職工。其向所長報告稱,近期一名外省口音、名叫呂薄冰的男子經常到妙香園小食館飲茶喫飯。該男子跟他熟悉後,昨天晚上突然跑到他家,動員其參加一個重大行動——劫持客輪到臺灣。劉仁德乍一聽喫了一驚,遲疑一下推託道:“此事非同小可,我要考慮一下。”

當晚,劉仁德越想越害怕,第二天就跑來向派出所報告。派出所所長叫劉仁德先回去,不動聲色,不要驚動呂薄冰,有情況馬上來報告。

跟蹤偵查盯緊目標

派出所馬上將情況報告上級公安機關,廣州市公安局接到報告後認爲案情重大,即決定由市公安局主管偵查工作的副局長劉堅夫負責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

過了幾天,辦案的公安民警身着便裝來到妙香園找到劉仁德,約他下班後到一僻靜地方進一步瞭解情況。據劉仁德反映,他原是國民黨舊政府的一個小職員,解放後遭遣散生活無着落,便到妙香園小食館當了一名職工,後來認識了經常到妙香園飲茶喫飯的呂薄冰,發現他時不時流露出一些不滿情緒。

呂薄冰原籍是四川人,當時的身份是一名街邊擺攤算命的江湖相士,號稱“小神仙”。他常常拉劉仁德一起喫喝,向其吹噓自己曾是國民黨的師級官員,勸他年輕人應該幹一番大事業,又給他看面相,預測他不久就會發達,出人頭地。

民警對劉仁德進行教導,首先肯定他能夠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情況,要其認清形勢,可假允呂薄冰參加劫持客船行動,伺機摸清他們的行動計劃,爲人民政府立功。劉仁德允諾其願意協助公安機關破案,爭取立功。

根據劉仁德提供的線索,呂薄冰住東山廟前直街187號,市公安局專案組派出幾名偵查員在呂薄冰住處附近對其行蹤進行日夜監視,發現還有一名40多歲名叫陳國棟的男子和他住在一起。通過覈查戶籍,發現這人真名叫吳宗健,原住廣州小北路登峯街21號,此人十分狡滑,在原派出所辦戶口遷移時,填寫遷到東華路廟前直街87號,到入戶派出所登記時,增加“1”字,改成187號。繼續調查發現呂薄冰解放前是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的特務,曾任“中統”的處長,吳宗健是國民黨國防部交警總局的少校特務。

很快就到了9月,一直暗中監視呂薄冰、吳宗健的偵查員發現,兩人行動開始頻繁起來。兩人早出晚歸,或分或合,頻繁外出四處聯絡。這兩名原國民黨老牌特務狡猾異常,出門時總是一前一後,相隔一段距離,如果跟蹤的偵查員看到一個人出來,立刻就跟上去,就很容易被後面的一個發現,有時兩人又故意朝相反的方向走或者突然加快腳步竄入小巷。據曾經參加過此案跟蹤偵查工作,後來任深圳市公安局局長的梁達均回憶,當年他在廣州市東區公安分局當偵查員,具體負責對呂薄冰、吳宗健的跟蹤監視工作,在炎炎夏日裏,經常由廣州東山跟蹤到西關幾個來回,一天要走幾十里路,而且精神高度集中,連水都顧不上喝。


揭祕:電影《羊城暗哨》背後的“廣州第一大案”


準備用於劫船的兇器。 資料圖片

團伙謀劃殺人劫船

經過一個多月的偵查,該反革命集團的成員情況、行動計劃逐步被公安機關摸清。在這段時間裏,呂薄冰、吳宗健共發展了30餘人參加組織,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解放後從全國各地逃亡到廣州的原國民黨政府的軍警憲特人員、土匪、惡霸頭子,對人民政府懷有刻骨仇恨,其中團伙成員還有兩名女性,名字分別叫黃一蘋、趙貴珍,是逃亡到臺灣的原國民黨軍官留下的家屬。

呂薄冰、吳宗健將這些人糾集在一起,商議提出劫持客輪到臺灣,組成“中國人民代表控告團”到聯合國去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罪行”。他們經常聚集在中央公園或在趙貴珍家裏,制定了周密的行動方案,其二人還準備了指南針、航海圖,仔細研究航行的路線和劫船的地點,同時指使在惠陽縣石礦場的成員謝乾生準備鐵釺、鐵錘等作爲劫船用的兇器,並偷運到廣州。

9月13日,呂薄冰、吳宗健召集全部人員宣佈行動方案:呂薄冰任行動總指揮,行動時間和劫船目標在行動前一天宣佈,各人拿到船票後上船之前先向碼頭相反的方向走,多繞幾個圈再到碼頭,以避開公安人員的視線;又將各人分成若干行動小組,每組負責一層船艙。船開行後,先由黃一蘋、趙貴珍利用女色引誘拉攏船上的護衛人員到客輪餐廳喫飯、喝酒,預先在酒菜中下迷藥,將護衛人員迷倒。

行動之前,呂薄冰先在各船艙巡視一遍,提醒大家注意準備動手,同時每個人在左臂纏上白毛巾作爲識別,然後呂薄冰以擲杯爲信號,大家一齊動手,先用預先準備好的石灰粉撒向護衛人員和船員,再用兇器將船員、護衛人員殺死,奪取護衛人員的武器,吳宗健帶一組負責控制駕駛艙和電臺,脅迫駕駛員將船駛往臺灣。劫船成功後,掛上國民黨青天白日旗,打起“中國人民代表控告團”的橫幅,由懂得操作電臺的吳宗健向臺灣方面發報,要求接應。

爲了給這幫烏合之衆壯膽,呂薄冰還拿出一支他之前專門到廣州越秀山三元宮求得的上上籤,上面寫着“沙場百戰始成功”,展示給衆人看。說到高興處,吳宗健握緊拳頭,猛擊一下手掌,大聲說:“這是一項有計劃的行動,對無準備者的作戰,一定成功。”這幫跳樑小醜還一個個模仿坐着汽車在聯合國所在地到處巡遊,嘴裏“嘟嘟”叫着模仿汽車的喇叭聲,雙手作向歡迎人羣揮手致意狀。

民警調查摸清計劃

敵人的行動方案已基本被公安機關掌握,但關健的行動時間、劫船目標還沒有弄清,公安民警指示劉仁德想方設法儘快打聽清楚,但狡滑的呂薄冰、吳宗健兩人始終不透露信息。

9月22日,劉仁德依約來到趙貴珍家聚會,不見吳宗健,直到晚上10時許,吳宗健來了,一進門就嚷着叫趙貴珍倒杯水來喝,說:“今天累壞了,走了十幾里路。”趙貴珍詢問其去哪裏了,吳宗健回答是去找民生公司的“麻子”去了,剛說完這句他馬上警覺緘口不言。

當晚,劉仁德將情況向民警報告。次日一早,民警即到民生輪船公司進行調查,公司保衛人員證實,該公司確有一名綽號“麻子”的廚工,名叫湯克明,此人滿臉麻子,曾在公司來往廣州至海南島的“民俗輪”上做過廚工,後來發現此人有政治問題將其調離了“民俗輪”。再進一步調查,民警發現“麻子”和吳宗健最近曾到“民俗輪”找到以前曾在一起幹廚工的周樑鴻,瞭解船上的情況,當時護衛人員覺得兩人可疑,曾盤問過兩人。至此,公安機關基本弄清敵人最有可能劫持的目標就是航行於廣州至海南島的“民俗輪”。

行動之前一網打盡

由於不知道敵人的具體行動時間,爲確保萬無一失,公安機關對在廣州至海南、湛江、汕頭各處的客輪售票點加強了控制,同時加強各船上的護衛力量,嚴密監視呂薄冰、吳宗健等人的活動。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意外。這天,吳宗健從趙貴珍家裏出來的時候,趙貴珍在樓上陽臺偶然發現剛出門的吳宗健被陌生人跟蹤。敵人已有所察覺,爲防止敵人狗急跳牆提前行動,公安機關決定在敵人行動之前將這個反革命集團一網打盡。


揭祕:電影《羊城暗哨》背後的“廣州第一大案”


呂薄冰被押向東區公安分局。 資料圖片

擒賊先擒王,專案組決定先逮捕呂薄冰、吳宗健以及骨幹分子湯克明、謝乾生。

10月1日下午,在呂薄冰、吳宗健住處監視的偵查員報告,兩人出門到中央公園活動。傍晚6時,呂薄冰、吳宗健起程回家,照例是一前一後,公安人員經過半個多月的跟蹤偵查,對兩人的行蹤已是瞭如指掌,他們回家的路線必須經過東區公安分局門口,偵查員預先選好地點設伏,當走在前面的吳宗健轉過一個街口,接近分局門口,後面的呂薄冰視線被擋,2名偵查員衝上去扭住吳宗健就往分局推去。吳宗健拼命掙扎、大聲喊叫,企圖通知後面的呂薄冰。剛喊兩聲,其就覺得被一個硬梆梆的物品頂住了肋部,同時聽到一聲低吼:“公安局的,不準叫。”吳宗健不敢再吭聲,被偵查員一把推進了公安分局。另外兩名偵查員如法炮製,將呂薄冰抓獲。

爲避免打草驚蛇,公安人員命令呂薄冰給湯克明打傳呼電話,將湯克明從其住處引誘出來,當湯克明急匆匆走出屋去聽電話的時候,偵查員在半路上將其抓獲,塞進停在旁邊的汽車裏。公安人員馬上對3人進行審訊,呂薄冰被迫交代了負責運送兇器的謝乾生隱藏在珠江東堤一租來的小艇上。公安人員連夜直撲東堤,在東堤派出所的協助下,找到謝乾生藏匿的小艇,抓獲睡夢中的謝乾生,在其艇中搜出了大批准備用來劫船的鐵釺、鐵錘等兇器。在餘下的兩天時間裏,公安人員連續出擊,將31名反革命集團成員全部抓獲歸案。

至此,這個組織嚴密、陰謀殺人劫船的反革命集團被公安機關徹底搗毀。

延伸閱讀:建國初期的廣東省刑事偵查述略

建國初期,廣東各大中城市和邊遠山區、沿海地區的國民黨散兵、黑社會組織、盜匪慣竊、地痞流氓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相勾結,瘋狂地進行暴亂、搶劫、殺人、縱火、投毒、爆炸等犯罪活動,反革命破壞與刑事犯罪交織在一起,社會秩序混亂。當時的廣州日均發生搶劫案達84宗。

1994年底至1950年初,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破獲專門在粵漢鐵路南段、廣九鐵路上扒竊列車貨物、搶劫旅客財物、勒索行商的土匪武裝團伙“飛輪黨”。“飛輪黨”糾合於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是由“大天二”、流氓、惡棍組成的土匪武裝,專門在粵漢鐵路南段和廣九鐵路爬車越貨、搶劫勒索商旅。這夥歹徒人人都有一手在奔馳的列車上飛車上下的本領,所以稱之爲“飛輪黨”。建國前夕,國民黨特務機關將這夥土匪武裝加以收編,派遣特務頭子加入其組織,提供武器彈藥。建國後,這夥歹徒在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指使下,變本加厲地進行破壞活動,動輒殺害旅客。省公安廳決心打掉這個嚴重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土匪武裝。


揭祕:電影《羊城暗哨》背後的“廣州第一大案”


揭祕:電影《羊城暗哨》背後的“廣州第一大案”


民警抓獲的“飛輪黨”成員。 資料圖片

1949年底,廣州市公安局將活躍在黃沙火車站的63名“飛輪黨”成員一舉擒獲。1950年1月,省公安廳組織了數十名公安人員,深入粵漢鐵路粵北段偵查。1月23日清晨,當“飛輪黨”領頭人歐吉元率10餘名歹徒爬車越貨時,被埋伏在列車和沿線的公安人員、民兵全部抓獲。接着,通過審訊獲取線索,又將黃秋才、梁公澤等51名“飛輪黨”成員抓獲歸案。“飛輪黨”覆滅,鐵路治安秩序趨於穩定。

這一時期,全省的刑事偵查工作主要由各級公安機關的治安部門負責。1949年10月,廣州市公安局成立刑警大隊,各區分局設刑警隊。同年12月,廣東省公安廳成立,在治安處設城市治安科,主要負責刑事偵查工作。1953年底,省公安廳治安處治安科改稱刑偵科。

1953年9月,公安部召開全國民警治安工作會議,要求各級公安機關在鎮反運動結束後,抓緊組建刑事偵查機構,加強同刑事犯罪的鬥爭,保衛國家經濟建設。按照會議精神,廣東海口、湛江、汕頭、佛山、江門、韶關、石岐、潮州等8個城市公安局先後成立了刑警隊,一些縣公安局成立刑警組或偵破組。

至1954年底,全省有69個縣成立了刑警組或偵破組,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共有刑警661名。1955年1月,廣州市公安局將刑警大隊擴大成立刑偵處。次年8月,省公安廳成立刑事偵查處,負責對全省刑事偵查的指導工作。全省各級公安機關也充實了刑事偵查力量。至此,省、市(專署)、縣三級刑偵機構建立起來,形成了基本的刑偵工作體系。

在刑事技術建設方面,廣州市公安局建立了刑事照相、指紋、筆跡鑑定、法醫、檢驗等技術專業。各專署一級的公安機關也購置了一些刑事技術設備,選派刑事技術人員到廣州市公安局進修培訓,建立起初步的刑事技術工作。

(整合:紫安)

作者 黃偉

編輯 張紫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