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的热点似乎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我关注不同类型几百个公众号差不多在说同一件事,以至于最后我看到标题连点开的欲望都没有了。然后到了现在,脑子里好像也没有对哪个热点事件记的特别清楚了。所以今天忍不住想要来聊一聊蹭热点这件事。

蹭热点,也被理解成借势营销。对于做广告、营销的同学来说,借势营销这个词他们更熟悉。而对于做运营的小伙伴来说,蹭热点这个词我们更懂,很多新媒体小编就等着爆个热点事件然后有内容可以推送。

正式说起这件事情后,我们需要先明白几件事。

一、热点是什么?

二、怎么借热点?

三、借什么样的热点?

四、借热点的目的?

先说第一点,热点是什么?实际上,热点也就是借势营销中的“势”也就是热点。一般来说,热点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可以预见的热点,比如各种节假日、各种固定的赛事活动等;另一种是不可以预见的热点,如各种突发事件。

知道热点是什么后,我们需要去了解如何借热点。

追热点借势营销,因为成本低,又能以小博大,是很多企业或者公司非常喜欢做的事情。

但是正如从追热点的目的层面来看,很多的蹭热点都是无效的。关于无效的论证,可以从两点来说明,一点是数据,另一点是热点与品牌的结合度。

那到底应该怎样追热点呢?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建议。

持续追热点时,要让创意保持在高水平上

对于很多企业和品牌的追热点策略,并不需要排斥。只是要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你需要每次都能产出绝妙的创意。通过高水平的创意让用户逐步加深对品牌的认知。这条路,也是杜蕾斯一直在走的。

追热点时,要先考虑热点是否可以和品牌结合

这点老生常谈,不值得详细说。但最基本的是,去想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想知道什么,热点里的什么点可以和产品相结合。如果找不到,建议不要追。

尽量不要站队

这一点,是直接有感于薛之谦的魔幻事件发展。很多热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转,万一站错队了,对品牌的伤害太大。尤其是一些娱乐热点,万一是两方粉丝撕逼,你站了其中一方,另一方大概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粉丝的力量。

那么,来到本节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来考虑一下,我们追热点目的是什么?从我的理解来说,一个企业或者公司,他的营销和运营动作都是围绕两个目的展开,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营收(转化)。

也就是说,我们在追热点时,要么是把热点和品牌理念、品牌价值观相结合,巧妙得用创意一次次加深普通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比如杜蕾斯一直在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则是产品和热点结合,去促进销售转化。比如双十一来临,电商类品牌都在紧追热点,以此提高销量。

而如果不能围绕这两点在做的追热点行为,基本都是属于无效的,属于自嗨式的。总之,追热点需谨慎,希望每一位追热点的小编都能冷静客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