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後,有一個十分厭惡的事情就是:夏天蚊子多。超級鬱悶,有時分一晚上能把人咬十幾個疙瘩讓我們無法入睡,被咬後奇癢難忍,總之,蚊子是十分令人厭惡的。那麼怎樣防蚊呢?今天給大家引見一種我們這邊鄉村沿用的一種土方法。

這個美觀又特別的東西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像香腸一樣的毛蠟啦~負疚喫貨的比喻總是離不開喫。每到六七月,村口的水塘邊自然生長着很多毛蠟,一叢叢、一羣羣,高上下低,美得讓人寧靜快樂,似乎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

後來才曉得它的學名叫香蒲,也叫東方香蒲、貓尾草、蒲菜、水蠟燭。可是我們當地人叫毛蠟叫習氣了。反正它長得毛乎乎的又像個蠟燭,這個名字也不錯。。聽說,毛蠟的嫩根莖(草芽)是可食的,能夠做一道美味佳餚,叫做“蒲菜”,可我不斷沒有喫過,只是有過這種咀嚼,覺得味澀而已。

這種草能夠用來入藥,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鎮痛的效果。但在我老家最常見的用法就是燻蚊子,有兩種辦法:

1、夏季採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乾後輾軋,篩取花粉,曬乾可驅蚊。

2、蒐集枯槁的棕色種子穗,然後用小火引燃種子穗的末端。毛蠟通常慢燃產生煙氣,不會完整變成火苗。選擇一個平安防火的中央,將悶燃的毛蠟放於在你所在的位置的上風處,它就可以爲您長時間燻趕蚊蟲。

個人覺得第一種應該更好一些,潔淨。你覺得呢?

這兩年,由於毛蠟的花語是初戀的覺得,所以漸漸的毛蠟花藝也開端盛行。某寶上一個3元左右。去年我本人在村裏的池塘邊採了一些,夏天和別的花組合在一同的確挺漂亮的。不過呢?過一段時間,毛蠟開端收縮,裏面會冒出很多的白毛毛,飛的四處都是。終身氣讓我全扔了。

不過自然蒲草編織的涼蓆和扇子之類的還是不錯的!過去冬閒無事,我的爺爺就把毛蠟的葉片潤溼,潤溼了的毛蠟葉,柔韌無比,爺爺用它來編織“蒲團”和草簾。蒲團,是素日用來坐的;草簾,則做了夏天室外納涼的墊具。往常爺爺早已不在了,只要光陰似乎還在村裏池塘邊的毛蠟上閃着溫情的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平臺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