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3將支持人臉識別登錄iCloud網頁端

上週,蘋果爲開發者與測試用戶提供了iOS 13 Beta 3版本更新。日前,據外媒9To5Mac報道,蘋果爲iOS 13、iPadOS 13和macOS Catalina beta帶來登錄iCloud網頁端的全新方式——Face ID或Touch ID。

使用最新測試版系統的用戶在訪問iCloud.com時會自動跳轉至beta.icloud.com,同時用戶將收到一個是否使用Face ID或Touch ID登錄的彈出窗口。

▲使用Touch ID登錄beta.icloud.com的iPadOS

在iCloud.com上使用Face ID和Touch ID登錄無疑比手動輸入更加安全與方便。此外,蘋果早些時候還表示,其將在今年夏天向開發者提供相關的快捷登陸功能,並在9月的發佈會之前正式公佈。新能源車自燃原因何在?動力電池自燃佔比31%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自燃或爆炸問題已發生近50起。這讓全社會對電動汽車在高溫環境下的安全問題以及電池穩定性的擔憂更進了一步。發生此類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教授、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主席其魯。

爲確保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有電動公交車的安全運行,其魯團隊曾開展研究發現:電動汽車安全性不僅由電池決定,鋰電池材料不當也是主要原因。

在其魯看來,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動力電池自燃佔比爲31%,主要因爲鋰電池材料選擇不當以及電池本身的質量問題。“快速充電時,導電性不好的鋰電池容易產生大量熱量、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熱失控。”其魯說。據2017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分析統計,充電場所是起火的高發地,佔比達50%。

鋰電池中有大量易燃物質,比如非水溶性的液態電解液,當其暴露在空氣中溫度達到60℃至70℃時,就會燃燒。其魯表示,探究電動汽車出現問題的原因,不要完全歸因於鋰電池。與燃油車相比,其實燃油更易燃燒,發生燃燒爆炸事故更爲可怕。但是,全世界每年燃油車發生自燃或者爆炸事故的概率很低。

近年來,能量密度高、續航能力強的電動汽車受到關注,一些密度很高的電池已開始應用。然而,這些鋰電池的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更容易發熱,且隨着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熱失控幾率也呈大幅上升態勢。與此同時,汽車碰撞會讓電池組產生變形,導致電池隔膜被撕裂併發生內部短路,也容易因易燃電解質發生泄漏引發起火。

“電動汽車的設計始終是問題的核心。”其魯說,因爲在行車或充電過程中,電池就會產生熱量。然而,目前尚無可實現鋰電池迅速散熱的好方案。因此,加快開發鋰電池核心材料與電池技術刻不容緩。

而要徹底解決未來電動汽車安全性問題,並不單單是電池的問題。其魯認爲,近期內電動汽車要想大踏步發展、解決安全性問題,通過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結合使用,可能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直鼓勵推廣使用甲醇燃料電池,並已開展過10餘年研究工作。甲醇燃料的工作原理與氫燃料一樣,但並不需要低溫、高壓使用,它可以與鋰電池相結合,在技術方面以混合動力或者增程式動力爲導向,將有望快速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最有效的方法?種上萬億棵樹或能緩解全球變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週刊上撰文指出,對抗全球變暖最有效的方法是:種植大量樹木——1萬億棵甚至更多。當然,與此同時,世界仍需擺脫對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

研究人員使用“谷歌地球”來查看哪些區域可以種植更多樹木,並同時爲人類和農作物留出空間。他們表示,即使保持現有的城市和農田面積,地球上也有足夠的空間種新樹,面積可達900萬平方公里,大致相當於美國的國土面積。其中,具有最大新樹種植空間的6個國家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中國。

第一作者讓-弗朗索瓦·巴斯汀估計,在地球上現有3萬億棵樹的基礎之上,至少還有種植1萬億棵或1.5萬億棵樹的空間。

研究人員稱,這些新樹在幾十年裏可以從大氣中吸收近7500億噸導致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CO2),這大致相當於人類在過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的總和。而且,植樹造林的大量好處將很快顯現,因爲年輕的樹木能從空氣中清除更多碳,熱帶地區具有消除最多碳的潛力。

報告作者之一、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氣候變化生態學家托馬斯·克勞瑟表示:“這是迄今爲止最廉價、也最有效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

克勞瑟說,此前他認爲,除了減排,還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可以應對氣候變化,比如讓人們從喫肉轉向喫素。但現在他認爲,植樹造林要有效得多,因爲樹木從空氣中吸收了大量CO2。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保育生物學家托馬斯·洛夫喬伊沒有參與這一研究。他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爲植物也有助於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克勞瑟還強調,世界仍需要擺脫對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依賴,它們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植樹並不是其替代措施。儘管許多團體已經開始行動,但全球難以突然出現植樹造林的熱潮,而且,這一想法也並不現實。因爲隨着全球變暖,尤其是熱帶地區變乾燥,樹木植被正在消失。

來源丨棱兌集團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