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會滿首秀乾貨解讀: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有利估值體系重構

2019年2月2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易會滿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 視覺中國 圖

易會滿履新證監會主席後的首秀,萬衆矚目。

2月27日下午,易會滿率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方星海,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共同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這場一個半小時的“首秀”引發全市場的關注。

在發佈會上,他自稱“資本市場的一個新兵”,談起任職直言“如履薄冰”,但“不敢有絲毫懈怠,唯恐辜負中央的信任和大家對我的期待”。講起資本市場發展要義,他提出“四個必須敬畏”和“一個合力”,認爲“必須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對於科創板的推進工作,他表示其核心在於制度創新,在於改革。

有市場人士點評稱,易會滿的講話實在、接地氣,而且內容豐富詳盡。新聞發佈會主要聚焦科創板,可見監管層對於這一改革舉措的重視程度很高,未來市場也許可以期待其他板塊的改革會接棒展開。

“今日的證監會新聞發佈會,進一步穩定了市場的預期,增強了市場的韌性;有利於市場風險的緩釋,也有利於市場估值體系的重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這麼評價易會滿首秀髮佈會。

下面是澎湃新聞梳理的易會滿“首秀”發佈會的六點乾貨,並梳理了市場各方的點評。

1,科創板將堅持“嚴標準、穩起步”

易會滿在發佈會上介紹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工作進展情況。他表示,各項工作進展比較順利。設立科創板將堅持“嚴標準、穩起步”的原則,細化相關制度安排,完善風險應對預案,加強投資者教育,注重各市場之間的平衡,確保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平穩啓動實施。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2019年資本市場的頭等大事。

2019年1月30日晚間,證監會發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上交所發佈六項業務配套規則,並公開徵求意見。科創板相關規則框架初步搭建完成。

易會滿的表態重申了科創板準備工作的兩點原則,一是嚴標準,二是穩起步。

關於科創板對二級市場的影響,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月27日的發佈會上就表示,科創板還是有嚴格的相應標準和相應程序,不是說隨便誰想上市就可以上市的。同時科創板注重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就包括了市場的約束,只要市場各方,包括中介機構、發行人、投資者等等,當然也包括監管部門的我們在內,各方歸位盡責,相信科創板不會出現大水漫灌的局面。

2,科創板是改革的試驗田

易會滿表示,設立科創板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具體舉措。這次改革不僅是新設一個板塊,更重要的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在發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個環節進行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爲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科創板不是簡單的一個板”,這一觀點易會滿在發佈會上重複了兩次。

從此前徵求意見的制度設計來看,科創板的不少制度安排都在目前的制度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例如,科創板的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上市方式由覈准制改爲註冊制等。市場此前就有不少猜測,未來主板、創業板等其他版塊是否也有望實行類似制度改革?易會滿的表態或許已經做出了肯定的解答。他提到,把註冊制推好,核心是體現市場化、法治化的具體落地,也是爲今後資本市場其他板塊的改革積累經驗,充分發揮試驗田、引路人的作用。

3,必須敬畏市場,資本市場運行自有規律

易會滿表示,資本市場是一個投資市場,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價值發現功能,才能夠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平等參與其中。資本市場是一個內涵豐富、機理複雜的生態系統,其運行自有規律。

因此,必須敬畏市場,尊重規律、遵循規律,毫不動搖地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有分析人士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無形的手”對市場干預過多,導致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缺乏信心和熱情,易會滿在提出“四個必須”時,首先提到必須敬畏市場,這說明監管層已經意識到市場化的重要意義,未來市場有望朝交易更加活躍,資源配置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

4,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東講真話、做真賬、及時講話

易會滿稱,加強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的天職。證監會將堅持增量和存量並重,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全程監管,實現市場化優勝劣汰。通過持續監管和精準監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東講真話、做真賬、及時講話,不做違法違規之事,以淨化市場生態。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早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股市之所以弱,很大一點原因就在於沒有嚴格執行退市制度,沒有優勝劣汰。他當時說:“傳統板塊在A股市場上佔的比重過高,如果科創板通過實行註冊制,執行嚴格的退出制度,這樣的話,股市的優勝劣汰就能夠維持下去,這個對我們市場發展應該是有利的。”

可見的是,過去證監會已經加大了對於各位違法違規行爲的退市力度,證監會2018年3月2日宣佈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下一步,對於退市制度的建設有望進一步完善。

而強化對大股東、發行人的監管,已成常態。易會滿同樣表態,將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打擊欺詐發行、大股東違規佔用、操縱業績、操縱併購、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爲。

5,打通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入市瓶頸

易會滿在發佈會上提到,要進一步加強協調,打通社保基金、保險、企業年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入市瓶頸,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A股不同於成熟市場的一大特徵,就在於投資者組成結構迥異。A股絕大部分投資者爲散戶,而海外市場則以機構投資者爲主,這就造成了交易行爲和風格的差異頗爲明顯。

易會滿提出,要打通機構投資者入市瓶頸,釋放出機構投資者佔比有望提升的信號,這對於A股交易風格的改變也會產生相應的作用。

6,精準做好重點領域風險的防範化解處置工作:完善資本市場逆週期應對機制

儘管近期股市漲勢喜人,但易會滿並沒有因此忽視風險、放鬆監管。

他在發佈會上坦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底線和根本性任務,更是我們監管工作的底線和根本性任務。當前,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資本市場風險形勢仍然嚴峻複雜。我們將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堅持歷史觀和辯證法,堅持精準施策,精準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場外配資和地方各類交易場所等重點領域風險的防範化解處置工作。完善資本市場逆週期應對機制,健全及時反映風險波動的信息系統。

有分析人士認爲,風險防控是易會滿上任之後的重點工作之一,易會滿在講話中提到的重點領域,正是通常“埋雷”最多的領域,只有精準處置,而非一棒子打倒一片,才能妥善控制風險。

前一階段股市的持續下跌,市場內生性的一些風險也加劇了投資者擔憂情緒,這些風險主要集中在股票質押問題、商譽減值導致業績暴雷風險、債券違約風險等領域。近期資本市場新規密集發佈,前期市場普遍較爲關心的幾項市場風險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黃燕銘表示,易主席此次講話,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風險的“底線思維”和“運用科學方法”,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基本思路,底線思維有利於修正市場對尾部風險過度悲觀的預期,科學方法有利於緩釋市場對於風險化解帶來的波動的擔憂。更重要的是,強調運用資本市場“逆週期”應對機制,則有利於直接通過降低市場風險波動的方式,提升市場的風險容忍,降低預期現金流的貼現率,進而提升市場的定價效率。

專家點評:發佈會穩定了市場預期

對於易會滿的這場“首秀”,業內人士紛紛“點贊”。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撰文表示,易會滿針對影響市場穩定預期的諸多問題作了進一步的表述,回答了市場所關心的熱點問題。發佈會的有關表態,有利於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韌性。

預期問題始終是影響市場運行的重要驅動,2018年市場預期波動較大,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走低,市場跌幅遠超盈利下修的幅度,其主要驅動因素源自預期的波動。

黃燕銘表示,易主席此次強調“必須敬畏市場,尊重規律、遵循規律,毫不動搖地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進一步明確了對市場規律的遵循的重要性,對市場預期的合理引導和有效穩定的重要性。對於投資者所關心的市場投資與融資之間的辯證關係,圍繞市場監管的導向、監管的原則和監管的目的,做了明確表態,明確了融資功能中公司質量的重要性;明確了投資功能中平等參與的重要性。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表示,整體來看,證監會及上交所的相關領導對我國資本市場以及科創板的部署,符合當前市場的實際。有利於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同時有利於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當前A股市場已經逐步走出了底部,市場趨勢也發生了反轉,A股市場將有望開啓“黃金十年”。建議投資者積極轉變投資理念,堅持價值投資,分享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的成果,分享我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