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知道《水滸傳》故事雛形來源於《大宋宣和遺事》一書,書中有一份三十六人名單,其中三阮的綽號分別是“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也就是說“立地太歲”最早是五哥的綽號,或許是作者施耐庵在傳抄是不小心把阮小二與阮小五的綽號弄顛倒了。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爲石秀的綽號是“拼命三郎”並且有合理的解釋:石秀爲人仗義,路見不平敢拔刀相助,不計較個人得失,因此稱“拼命”,但其實仔細看原著我們就會發現,石秀的綽號是“拚命三郎”而非“拼命三郎”。

淺談梁山好漢的獨特綽號

讀水滸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綽號,這些綽號有的形象又直觀,通過綽號就可以大概知道這個好漢的特點,如史進,因肩臂胸膛上共紋了九條青龍,因此綽號“九紋龍”,楊志面門上有一搭青暗色胎記,因此喚作“青面獸”,秦明性如烈火,每次作戰只要往前衝,因此喚作“霹靂火”等等,可還有一些好漢他們的綽號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就不是那麼好理解了,本文選取了其中幾個有代表性的綽號來爲大家講述。

短命二郎阮小五

在第十六章裏,吳用向晁蓋介紹阮氏三雄時說“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個喚作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作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作活閻羅阮小七”。讀到這裏不禁疑惑:阮小五的綽號爲何是二郎而不是五郎?這裏有兩種解釋。

我們知道《水滸傳》故事雛形來源於《大宋宣和遺事》一書,書中有一份三十六人名單,其中三阮的綽號分別是“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也就是說“立地太歲”最早是五哥的綽號,或許是作者施耐庵在傳抄是不小心把阮小二與阮小五的綽號弄顛倒了。還有一種解釋是二郎指的不是排行老二,而是二郎神,由於他的兄弟綽號都是神鬼,像“太歲”“閻羅”,所以他綽號二郎神倒也合理。

再來說說“短命”的意思可不是說他命短活不長,這裏的“短命”運用了詞語的使動用法,意爲“使別人短命”短命二郎的意思其實是“奪取他人生命的二郎神”,是形容阮小五的兇狠蠻野。這樣就與書中對阮小五外貌的描寫“一雙手渾如鐵棒,兩隻眼有似銅鈴。面上雖有些笑容,眉間卻帶着殺氣。”對上號了。

淺談梁山好漢的獨特綽號

旱地忽律朱貴

朱貴的這個外號讓人有種少數民族的感覺,這個綽號應該分成“旱地”和“忽律”兩部分來看,對忽律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宋代契丹語裏對鱷魚的稱呼,一種是指有毒的四腳蛇,它生性喜食烏龜,喫掉烏龜後就鑽入其殼中,冒充烏龜,有人不知撿起它來,它便直接致人於死命。

不管是哪種解釋,“忽律”都是一種擅長僞裝的動物,這與朱貴的工作性質十分吻合,他平時以酒店老闆的身份爲掩護,實際則是梁山泊頭領,專門負責探聽來往客商消息與接納四方好漢。

病尉遲孫立、病關索楊雄、病大蟲薛永

這三人綽號裏的“病”字,很容易使人認爲是“生病的”意思,其實這裏的“病”字也是使動用法,是“使……病”意思是讓誰畏懼,害怕,或是超過賽過的意思。而關索則是傳說中關羽的三兒子,武藝極爲了得,所以這三個人的綽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尉遲恭見了也發愁”“關索見了也犯愁”和“老虎見了也犯愁”。

拚命三郎石秀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爲石秀的綽號是“拼命三郎”並且有合理的解釋:石秀爲人仗義,路見不平敢拔刀相助,不計較個人得失,因此稱“拼命”,但其實仔細看原著我們就會發現,石秀的綽號是“拚命三郎”而非“拼命三郎”。

拚(pan)這個字與拼十分相似,繁體字又是同形更難以區分,所以許多人都會弄混,但“拚命”和“拼命”的意思其實相去甚遠,“拼命”的意思不需多講,而“拚命”的意思則是豁出性命,竭盡全力地做某事,頗有些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意思。

清朝學者俞樾的《春在堂隨筆》中有一句話是:“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拚命讀書,吾皆不爲也。”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李鴻章爲了做官要和別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地拼命,而是說他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也要去做官。

再說“三郎”,很多人都認爲石秀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叫三郎,其實未必,宋江在家中明明排行老大,卻被人稱爲“孝義黑三郎”因爲此處的“三郎”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古代三中郎官的合稱,張守節正義引《漢書·百官表》中有“有議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將,謂郎中,車郎,戶郎”。

這“三郎”具體的職務這裏不多說了,只需說一點,那就是能做到三郎官的人,都是臨危不懼,有擔當的人。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得知石秀是一個臨危不懼,頭腦冷靜,爲達目的又不惜代價的人,從他發現楊雄的妻子潘巧雲與和尚有染到智殺裴如海,一步一步做的及嚴密又狠辣,讓人不得不佩服石秀頭腦的冷靜和行事的果斷。

淺談梁山好漢的獨特綽號

​鐵扇子宋清

宋清的這個綽號讓人有些不得其解:扇子本是納涼所用的,“鐵扇子”顯然不太具有實用性,那這個外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綜合全書,我們得出一種解釋:這裏的鐵,就和“鐵飯碗”的鐵一樣,是穩定,牢固之意,再加上扇子具有的休閒的功能,“鐵扇子”的意思就是說宋清天生就是享受的命。

爲何這麼說呢?因爲在梁山好漢裏,要論武藝,論智謀,宋清都排不上號,只是因爲他是梁山一把手宋江的弟弟,所以雖然沒什麼本事,梁山排座次的時候仍有他的一把交椅,而且在分配職務的時候分到的也是管錢糧的肥差。

當其他梁山好漢在四處征戰,過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隨時都有可能身首異處的時候,宋清始終坐鎮後方,過着閒適安逸的日子。而且在宋江死後,因爲沒有子嗣,他的爵位便由宋清承襲,想宋江征戰半生,歷經千辛萬苦才換來這麼個爵位,最後卻還是便宜了宋清。

真是讓人不得不感嘆:有什麼都不如有個好背景呀!

作者:武智深,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