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總說犬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朋友,其實都是有歷史依據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犬的發展史。

在距今約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家犬的骨骼化石,藉此推斷出人類養狗最早是開始於石器時代。同時在我國半坡文化(陝西西安)、仰韶文化(河南澠池)、大汶口文化(山東泰安)、龍山文化(山東歷城)等古代遺址中,也都有犬的遺蹟存在。犬的演變歷史

根據對脊椎動物的研究發現,犬是由一種體小尾長,善於奔跑同時會上樹的小型動物進化而來,現代犬屬的基礎,大約形成於一百萬年以前。

因爲犬的聽覺、嗅覺十分靈敏,性格方面機警,而且容易訓練,能作爲人類從事勞動的幫手,所以在人類還沒有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而是以狩獵爲主要生存手段的時期,犬就成爲第一種被人類馴化的家畜。

非洲野狗可能是目前最接近原始犬的動物

人類能夠把野生的犬訓練成家犬,是長期辛勤勞動的成果之一,這不僅給人類找到了助手,而且給馴養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經驗,隨着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牧業和農業的快速發展,馴養犬的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那個時候的人們不僅是馴養犬進行狩獵,同時還會進一步的馴養犬看守住宅和牲畜。

由於世界各地的當地居民,總是會依據當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的特點,對犬進行選擇和培育,因此犬在體型和外貌上不同的地區有着明顯的差異,同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品種,據犬學家統計,全世界目前大約有850多個不同的犬種。

如果說把現代社會的犬隻與過去的野生犬作對比的話會發現,犬的利用品質、神經系統、骨骼、肌肉和基本的外部形態,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原始的野生犬,一些不需要的本能逐漸變成了新的本能,而且這種變化了的新本能,會隨着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現代犬的本能相對於原始犬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國的養犬歷史

我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家,從以往大量的古文記錄中,可以發現我國的養犬歷史。

早在原始的氏族社會,我國就已經有了養犬業績,在許多的古籍中,都有稱讚犬的行爲和優良品質的記載,另外在一些文獻中,對犬病的治療也有相當的研究。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出現了很多世界知名的優良犬種,其中最突出的當屬藏獒和北京犬,藏獒作爲藏區遊牧民族的護衛犬,被認爲是很多優良猛犬的祖先,但是北京犬的祖先,有證據表明是來自歐洲的一種小型犬,北京犬之所以會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長久以來受到了宮廷貴族的推崇。

北京犬被人們喜愛離不開宮廷貴族的推崇

進入到現代,隨着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養犬業也跟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世紀的90年代,可以說是我國各種養犬協會等民間組織井噴爆發的時期,犬業也從個體的無組織狀態發展成協會的有組織狀態,這對我國養犬業向着科學、現代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犬在歷史上軍事中的應用

雖然說早期馴養的犬隻,其主要作用是應用於狩獵,但是人類在對犬隻的長期馴化過程中,對具有特殊品質的犬隻進行了着重關注,並以此培育出了擁有不同作用的犬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獵犬、軍警犬、牧羊犬、導盲犬以及搜救犬等工作犬種。

軍警犬的馴化成功是人類在訓犬過程中的一大重要進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軍隊就已經有數萬只軍犬,在當時其主要是用於通訊聯絡工作,經過戰爭的洗禮,充分表明軍犬能夠在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也正因爲如此,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期間,纔會出現了大量運送情報、彈藥、搜救傷員的功勳軍犬。

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將犬隻應用於軍事和戰爭,墨子在《墨子-備穴》裏曾說過:“穴壘中各有一狗,狗吠即有人也”。在當時犬主要是擔負防衛任務,起着報警和監視敵情的作用。使用的形式則是“犬鋪”和“狗附”。

“犬鋪”是指“凡行軍下營、周有衆犬,敵來則犬吠,使營中有警備”。意思就是說,在以前凡是行軍打仗的時候,軍隊中都會配有狗,狗的聽覺靈敏,能夠及時的發現敵情,當敵人靠近的時候,狗會叫,這樣軍營中就會有所警戒。

“狗附”則是指“營外三百步外,蓄犬其中,二十人領之,以監周圍敵情”,同樣是利用了狗靈敏的聽覺,可以發現人發現不了的敵情。

利用犬靈敏的聽覺可以很好的預防敵情

當然了,在我國近現代的軍中同樣有利用犬進行戰鬥的實例,抗日戰爭初期,當時的國軍就曾利用軍犬對付日本侵略者的軍犬偵查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解放軍的邊防部隊,則更多的使用軍犬進行警戒巡邏。犬作爲警用手段的應用

以往的犬不論是在狩獵還是在軍事中的應用,都沒有充分發揮出犬的作用,直到犬成爲警用手段,才標誌着人們開發犬的功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自20世紀初,當比利時的警察機關馴化刑事偵查犬成功以後,警犬纔得到了快速發展,並迅速遍及整個歐洲,同時警犬作爲刑事偵查犬的意義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現代警犬在刑事偵查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實,警犬一詞最早並不是來自於國外,而是出現在我國唐代,在唐代杜佑的《通典》中有記載:“恐敵人夜間乘城而上,城中城外每30步懸大燈於城半腹,置警犬於城上,吠之處需加備脂油火炬”。不過那時警犬的概念和現代警犬大有不同,當時犬主要是用來戒備、預警,其作用類似於軍犬。

警犬作爲警用手段在我國的應用,最早開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的一些大中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南京、哈爾濱、太原、重慶等地的公安機關,在接收日僞軍和國軍警察機關的軍犬基礎上,率先在南京和瀋陽成立了警犬工作機構,此後,我國的警犬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不但引進了優良犬種,同時培訓了大批的技術人才。寵物犬的發展

歷史的車輪永遠都是在不斷的前行,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長足進步,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便顯的越來越重要,寵物犬就是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了。

一開始的寵物犬,主要是由長期跟人類生活在一起的獵犬、護衛犬以及牧羊犬演變而來,當人類(在當時主要是指牧場主、有錢人以及達官顯貴)不再爲一日三餐發愁的時候,總會想找一些東西進行精神上的寄託,作爲跟人類長期接觸的犬隻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視野,飼養犬隻的人們發現,漸漸的對它們投入了感情,而且越來越離不開它們。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這些牧場主、有錢人以及達官顯貴們,便開始專門飼養和培育出了一些專供玩賞的犬隻,這些犬體型較小、活潑好動、聰明溫馴,很快便在一些貴婦人中獲得了推崇,也自此拉開了飼養這種犬隻的序幕。

因爲這些經過特殊培育的犬隻,跟日常獵犬、護衛犬等的應用截然不同,其主要是爲了給貴人們取樂,也因此纔有了寵物犬的名號。

在現代社會,飼養寵物犬已經不再是貴人們的特殊權利,不同品種的寵物犬早已進入到普通百姓家中,並因此衍生出了一個萬億級的寵物市場。

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開始飼養寵物犬

犬類的演變,至今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幾乎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論是最初的狩獵犬,還是後來的軍警犬,亦或者是現代的寵物犬,它們都起到了相當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從來都沒有哪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有這麼多的犬隻生活在人類世界當中,也從來沒有哪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人犬矛盾如此突出,養犬、愛犬、護犬固然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定要做到自己開心的同時,也爲他人負責!

關注我,一起學習更多寵物方面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