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垃圾分類的消息鋪天蓋地。

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消息火爆全網,中國十多億人都知道“垃圾分類強制時代”是真的來了。

就在成都人一邊笑着“被垃圾逼瘋的上海人”,一邊認真學習着垃圾分類的同時,成都作爲全國46個試點城市之一,垃圾分類也開始了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7月4日,就在成都的雙流西航港片區的多個小區,率先開啓了垃圾分類。

調侃的,吐槽的,反對的,支持的,討論聲頻頻不斷,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表示支持。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其實成都早在10年前就開始試點推行垃圾分類,只是反響不太好,意識不到位。而今年,可能就在很多人還沒搞明白“垃圾到底怎麼分”的時候,垃圾分類條例說來就來了。

既然垃圾分類已是大勢所趨,那爲什麼垃圾分類突然變得那麼急?讓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一組圖片。

1

我們到底製造了多少垃圾?

| 垃圾無國界 |

前段時間,“美國被評世界垃圾第一國”衝上了熱搜。

根據《衛報》7月3日報道,全球風險諮詢公司Verisk Maplecroft新分析顯示,美國僅佔全球人口4%,卻產生全球12%的城市固體廢物。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據澎湃新聞,6月29日,曾滯留菲律賓長達6年的1500噸垃圾被運回加拿大,垃圾將被送往焚燒廠處理。

今年4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指責加拿大,要求將垃圾運回,加拿大政府爲此支付的運費爲114萬加元(約合人民幣598萬)。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那麼全球70億人口,會生產多少垃圾?

世界銀行在《2050年全球固體廢物管理一覽》報告中給出了一個數據:2016年,全球共產生了20億噸固體垃圾,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每天要製造0.74公斤垃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而一些商品物資豐富,收入高的地區,製造的垃圾會更多。

據世界銀行的統計,高收入國家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16%,卻製造了全球34%的垃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其中,在百慕大、加拿大和美國,每個人每天的垃圾“產量”達到了2.21公斤;佔全球人口9%的低收入國家,只產生了全球5%的垃圾。

拋開製造垃圾多少的話題,垃圾問題儼然成爲了我們每個人應該肩負起的責任。

2

大量製造垃圾導致的後果

| 有因就有果 |

有垃圾的產生,

就避免不了垃圾的污染。

2016年1月23日,菲律賓馬尼拉,河流被垃圾覆蓋。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貧民窟往往是毗鄰垃圾堆,貧窮的人們通過撿拾垃圾爲生,更有甚者,有人在垃圾中尋找可喫的食物。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一名巴勒斯坦婦女,正在設法走過一條被垃圾和污水所阻斷的道路。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一個多米尼加小女孩站在滿是垃圾的海灘上,污染嚴重影響着兒童們的身體及智力發育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塞內加爾的達喀爾,一名婦女揹着孩子到郊外傾倒污水。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水源污染是疾病與死亡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地區,一個垃圾處理站的工人正在處理如山的垃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電腦零件在加納首都阿克拉集中處理。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廢舊電腦配件從西歐和美國運到非洲西部的港口,然而,這裏的孩子們爲了用這些配件裏面金屬換錢,大量的焚燒帶來了嚴重的毒氣污染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印度新德里,一頭母牛在垃圾堆和污水河邊餵養。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一個孩子在垃圾中游泳,在這裏最貧困的地方,已經很難找到乾淨的飲用水。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的一年之後,在新奧爾良的一個巨大垃圾堆等待處理。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西班牙東南部的一個地區,大量農藥桶等塑料垃圾被傾倒在河流中。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又來看看我們自己,

這些年被垃圾污染的那些地區。

山西長治,小鳥與塑料袋正在爭奪地盤。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廣東順德區的被污染的水域裏,一個來自英國連鎖超市特易購的塑料袋。

然而,在中國,每天有近30億塑料袋被使用。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廣東的一個農村,一個農民從田間走過,旁邊的河溝裏滿是塑料垃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武漢的一個養魚廠,老闆忙着清理湖裏的死魚,深惡痛絕卻又無能爲力,眼睜睜的看着的汗水白流。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一名電視臺記者從劍河中進行取樣,驚心動魄的紅色看得讓人揪心,水裏的生物該如何生存下去?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遼寧省的大連某臭河道,正在用心費心費力肅清污染的工人。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在我國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環境污染同樣觸目驚心。多達300萬人每天喝着受到污染的水,大約1.9億人患上與水污染有關的疾病。

而中國也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中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爲4億噸左右,並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

3

垃圾污染已經向生物步步逼近

| 觸目驚心 |

前幾天,港星余文樂在社交網絡Instagram上,發佈了一則視頻,火遍全網,視頻內容令人觸目驚人。

可以看到在北極熊的身後,堆着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它們被垃圾包圍着,身上滿是污垢。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尋着氣味因爲好奇而來,還是它們錯把垃圾當成了食物,在垃圾堆中不斷的攀爬尋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前段時間,在印尼出現一頭死亡的鯨魚,解剖後發現,它肚子裏的塑料袋和瓶子足足有200多個。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被塑料和漁網困住的海龜,它無法移動、無法覓食,只有不斷掙扎,漂浮着等死。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沒有垃圾分辨能力的鳥媽媽,錯將塑料當食物,餵給幼崽。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上了岸的痩弱小海獅,望着周圍的一切,除了垃圾,還是垃圾。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去年2月,在挪威的西部海岸上,人們發現一頭巨大的鯨魚被擱淺了。

剝開鯨魚的肚子,它的胃裏,被整整30個塑料袋所塞滿!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美國甚至有科學家預測,到了2050年海洋裏的塑料會比魚還多,這是怎樣一番可怕的場景!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更可怕的是,這些塑料垃圾不會隨着時間流逝而自然降解,反而會被分解成更小的塑料垃圾顆粒。

更小意味着更容易被動物誤食,許多以浮游生物爲食的動物都深受其害。

成都人垃圾分類的背後

垃圾分類,上海已經拉開了序幕,成都作爲試點城市之一也緊隨其後,垃圾分類雖然麻煩,但是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環境的一大步!

via:大成都,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