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網球季系列國際網球賽事經過近三年的快速發展,已形成“網球季”品牌,成爲成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賽事名城最重要的標誌,在全球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作爲一項具有開創精神、用有自主IP的國際賽事,“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網球邀請賽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爲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新舉辦的一項國際大學生網球賽事。

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需要引入、創辦重量級的國際賽事。繼榮膺兩個國際體育組織頒發的“黃金主辦城市”稱號之後,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中的另一重點賽事——成都網球季也如約而至。7月7日,2019年“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網球邀請賽在四川國際網球中心落下帷幕。

不過,今年成都網球季只是剛剛開始。在“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邀請賽之後,7月還有ATP成都國際網球挑戰賽;9月,成都公開賽-ATP250世界巡迴賽將吸引衆名將蒞臨蓉城;10月,來自全球的“希望之星”將在全新升級的國際網聯青少年年終總決賽中一決高下,從成都走向“大滿貫”。大賽紛至沓來,精彩不斷,已走過三個年頭的成都網球季,今年將駛入快車道。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自主IP賽事 影響日漸深遠

2018年初,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創建國際賽事名城行動計劃》,這也正式宣告成都正在向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際體育賽事名城邁進。三年將有67個國際體育賽事在成都舉辦。力爭洲際錦標賽以上級別賽事達5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的賽事達40%。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作爲一項具有開創精神、用有自主IP的國際賽事,“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網球邀請賽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爲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新舉辦的一項國際大學生網球賽事。賽事由中國網球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澳大利亞網球協會主辦,每年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名高校的網球代表隊,不僅深化、擴展了成都網球季的內涵和外延,更用網球的名義促進“一帶一路”國際高校間的溝通和友誼。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澳大利亞網球協會首席營收官理查德·海賽爾格里夫表示,很高興看到如此高水平的大學參加此項賽事。“去年和今年兩屆賽事取得圓滿成功,我們期待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成都大力發展網球運動,進一步鞏固該項賽事在網球領域的地位。”

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黃瑋坦言:“‘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網球邀請賽的成功,進一步豐富了網球賽事體系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大學生來成都進行思想交流,體驗中國文化,瞭解成都這座城市,爲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文化、體育和經濟交流做出貢獻。”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網球是窗口 讓世界瞭解成都

去年首屆賽事獲得圓滿成功,賽場上奮勇拼搏的身影和閃耀的汗水令人感動,豐富的賽事活動受到球員們的廣泛好評,一項年輕的賽事用友誼增進世界青年對成都和中國的瞭解。今年的參賽隊員們再現“青春風暴”,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韓國明知大學、以色列溫蓋特學院,及參加成都高校網球精英團體賽的西南財經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12只隊伍,上演一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球和民族文化的交流盛宴,爲熱情似火的成都加上青春和網球的色彩。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2019年“成都網球季”從這場火熱且傳遞友誼的網球之旅開始,在比賽期間的系列賽事活動中,參賽隊伍在成都擁有了一段美好行程,感受中國文化,共享成都魅力。

作爲成都打卡必備項目,遊覽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經成爲不少賽事的傳統保留活動。參加今年“一帶一路”成都-澳網國際大學生網球邀請賽的球員們自然也不例外。第一次來成都的他們和熊貓合影、逗熊貓、帶着熊貓髮箍自拍……不少球員都是首次看見熊貓,一隻只姿態各異的大熊貓也是逗得大家開懷大笑。“我第一次來中國,就來到了成都,而且是第一次看這麼可愛的熊貓。”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的一位球員說,“來之前瞭解過一些這裏的信息,但眼見爲實,到了這裏纔算真正看到了成都。這座城市非常美,有古老的文化,又有現代的氣質,讓我對中國多元化的文化了解更深了。我已經把在這裏的一切分享給了朋友家人,他們都很想來看看。”

帶着對成都新的印象,漫步在代表“老成都”縮影的幾條小街小巷裏。相信他們也一定會把在成都的這七天的點點滴滴,寫成一張張成都名片帶回自己的國家,告訴全世界,這就是“成都”。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成都網球季品牌 價值不斷凸顯

成都網球季系列國際網球賽事經過近三年的快速發展,已形成“網球季”品牌,成爲成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賽事名城最重要的標誌,在全球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由成都發起創辦的國際網聯青少年大師賽,使成都這座城市成爲國際巨星的搖籃。國際網聯已將今年的賽事全新升級爲國際網聯青少年年終總決賽,全世界的青年網球才俊從成都出發走向世界,也使這項賽事的品牌價值不斷凸顯。

“ME FUTURE”,我是未來,未來是我。還記得這句享譽世界青少年網壇的口號嗎?在2015年國際網聯與成都剛創立“國際網聯青少年大師賽”的時候,全球萬千青少年網球少年開始踏上每年的“通往成都之路”,爲夢想而戰。如今,賽事已舉辦了四屆,許多參加這項青少年賽事的球員都在國際網壇上嶄露頭角。

緊隨2015首屆賽事奧斯塔彭科、弗裏茨、盧布列夫的步伐,在今年的法網賽場,2016屆“畢業生”布林科娃、科寧和魯德三位球員大放異彩。在今年6月的法網賽場,捷克19歲新星萬卓索娃獲收亞軍,同時也刷新了一大紀錄,成爲繼2017年奧斯塔彭科之後另一位闖進大滿貫決賽的青少年選手。國際青年大師賽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大滿貫搖籃”。該賽事在豐富世界賽事名城內涵的同時,其品牌價值日益凸顯。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布林科娃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魯德

傳播城市文化 提升城市影響力

在去年的國際網聯青年大師賽期間,國際網聯在成都召開董事會,國際網聯主席戴維·哈格蒂在四川國際網球中心坦言:“成都的國際網聯青年大師賽越辦越好,賽事服務不斷升級,球員們都很期待到成都來比賽。他們希望在成都這個高含金量的比賽中一決高手,提高自己的信心。”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據瞭解,2016年首屆成都公開賽被評爲ATP250世界巡迴賽年度最佳賽事前三甲,2018年成都公開賽決賽被評爲ATP世界巡迴賽年度最佳決賽。

據統計,2018成都公開賽中央電視臺直播兩場,愛奇藝直播5場;2018年國際網聯青年大師賽中央電視臺直播1場,四川衛視5小時連續直播兩場,愛奇藝直播12場。此外,加上國際網聯、國際職業網球協會、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對對各項賽事的國際傳播,賽事視頻的國際轉播,國際球員通過自媒體的傳播, 2018年成都網球季全球傳播價值累計超過了1.2億元,全球覆蓋105個國家26億人羣。有效的傳播促使成都網球季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品牌效應也進一步提升。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成都賽事發展至今,已與國際網球聯合會(ITF)、國際職業網球協會(ATP)、國際職業女子網球協會(WTA)、國際管理集團(IMG)、中國網球協會(CTA)建立起長期良好高效的合作關係。特別是國際網聯青少年年終總決賽和ATP成都公開賽的運營,四川國際網球中心運營團隊分別和ITF、ATP、IMG、CTA工作人員聯合辦公,建立起高效的合作機制。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目前,成都正在以它的城市意志着力打造世界賽事名城。世警會、世大會、世乒賽、世運會等賽事的相繼落地,體現了成都的決心和意志,這也是成都堅持世界一流的體育理念和成都特色辦賽的結果,增強了成都爭取更多國際高水平體育賽事的實力,必將推動更多國際頂級賽事落戶成都,並帶動現有賽事體系以及體育產業的發展提檔升級。

成都國際網球賽事已成爲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的標誌之一。已駛入快車道的成都網球季也應圖謀更快、更高、更強,在未來的發展中欲更上一層樓。吸收各種優質資源,擴大合作,圍繞“成都網球季”品牌打造,進一步豐富網球季內涵和外延,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產業發展引導作用,將成都網球品牌做大做強。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成都網球季”成爲生力軍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 孟武斌

編輯:劉成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