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李某10年前第一次怀孕生孩子,当时想着反正就生一个,剖了省事,又不用经历宫缩痛。10年后,赶上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李某再次怀孕了,但这次可不像第一次那么顺利:

早孕的时候,第一次做超声,就告知胎囊距离原来剖宫产瘢痕很近,当地医院建议她终止妊娠,因为如果胎囊继续往瘢痕方向长,就很危险。

李某不愿意放弃,跑了好几家医院,有的医生告诉她幸运的话,胎囊也可能朝子宫里面长,于是,她选择了继续妊娠。

到了孕30周的时候,B超检查是这样的:

胎盘已经穿过子宫肌层,跟膀胱非常近,而且子宫与膀胱之间的血流很丰富:

上图中红色蓝色就代表血流。

当地医院的医生告诉她是“胎盘植入”,因为非常危险,把她转诊到了大医院。

李某孕34周就做了剖宫产。什么是胎盘植入?

正常的胎盘跟子宫的肌肉层的分界是很清楚的,而胎盘植入是这样的:

胎盘部分长到子宫肌肉里了,根据长到里面的深度,分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和穿透性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就是侵入到肌层很浅;

侵入肌层深就是胎盘植入;

再深就是穿透子宫肌肉到了子宫最外面的一层——浆膜层,甚至会侵入到子宫旁边的器官,最常见的是膀胱,就是穿透性胎盘植入。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胎盘植入?

前面提到的李某,做过一次剖宫产,这就是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而且剖宫产次数越多,发生的风险越大;

另外,前置胎盘、高龄、多次流产史、宫腔镜操作、试管婴儿(IVF-ET)等也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胎盘植入会怎样?

正常的胎盘在宝宝出来以后,就会自然剥离,而长到子宫肌肉里面的胎盘不能自己剥离,就会导致出血多,严重者需要切除子宫,甚至危及孕妈妈生命。胎盘植入怎么办?

1、选择有处理这种疾病能力的医院分娩;(这一点非常重要!!!)

2、产前:

积极治疗贫血,维持血红蛋白在正常水平;

3~4周做一次超声,评估胎盘位置、胎盘植入深度及胎儿发育情况;

由有经验的医生,制定分娩计划,包括分娩时机和方式(推荐34~36周剖宫产分娩)。

3、产时:

产科、妇科、麻醉科、儿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

4、胎盘的处理:

手取胎盘;

胎盘原位保留;

切除植入的胎盘区域;

“3-P”手术:切除胎盘植入部分后缝合重建周围正常的子宫肌层;

切除子宫。

注意:

采取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总结一下

胎盘植入非常凶险,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旦确诊,应选择有处理经验的医院,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救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