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譜史先生

說起趙佶大家也許並不熟知,但是你一定聽過他的名號“宋徽宗”,沒錯他就是宋朝那位出了名的昏君,治國理政極差。但他興趣愛好頗爲廣泛,尤其癡迷於書畫,還能做到極致,曾創造出了獨樹一幟的“瘦金體”。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竟拍出1.2億元,如此出彩的作品讓我們放大10倍來一飽眼福。

其中大寫的楷書《穠芳依翠萼詩帖》是宋徽宗瘦金書的傑作。放大10倍後,筆畫犀利剛勁,如寶劍一般鋒利,因此取名爲“瘦金體”。這種字體爲後人競相仿效,可見其個人的書法造詣是非常高的,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且不說他的瘦金體已經無人能及,就算他的行書和草書也是一絕,其中的一幅作品《千字文》更是被稱爲草書三絕之一。要知道在宋朝是文人輩出,書法高手扎堆,其他不說,就說宋四家,那一個個都是如雷貫耳。但是和這些人相比,如果單論作品,宋徽宗絕對不落下風。

這點便體現在他的作品的市場價值上。宋徽宗的書法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屢創高價,有的作品的價格甚至是想都不敢想。比如他所寫的一幅名叫《臨唐懷素聖母帖》的作品,在2008年進行拍賣,起拍價是6000萬,結果成交是多少呢?成交價是1.28億元。一幅作品價值上億元,如果按照字來賣的話,一個字就是上百萬,用一字千金來形容也絕對不過分。

當然,在很多人看來,宋徽宗的這幅作品完全值這個價錢。一方面是因爲他的作品存世量實在很少,物以稀爲貴。第二是宋徽宗是中國曆代帝王中書法造詣最高的,尤其是他的瘦金體和草書,一直享有盛名。

就這件《臨唐懷素聖母帖》的作品來說,明朝的大文學家王世貞就曾評價:素師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書獨勻穩清熟,妙不可言。由此可見,宋徽宗的作品是值這個價錢的。

他在位期間利用皇權大力推廣書法繪畫,甚至專門建立了書法學校,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可惜他錯當了皇帝,不但葬送了自己,還葬送了半個大宋朝,最終落得遺臭萬年,真是陰差陽錯。

現在,宋朝已成爲過去式,我們再追究他政治上的錯誤也毫無意義了,但是他在藝術上的出色之處還是值得我們去欣賞的,不知你是否喜歡他創造的“瘦金體”呢?

本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