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日前在北京出席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時指出,“當前,輕工行業面臨產業重構、拓展新市場的迫切需要,傳統增長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迫切需要通過轉變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於推動輕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王江平指出,要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推進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輕工業創新體系的建設。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在滿足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服務三農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今年一季度,我國輕工業在對美出口下降的情況下,努力拓展東盟、歐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出口總額實現了同比增長。隨着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輕工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有效供給水平,積極化解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驅動

作爲我國重要的民生行業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輕工業以14.4%的全國工業資產總額實現了近20%的全國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今年前4個月,輕工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6%,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增長5.96%,均高於全國工業的整體水平。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給輕工業生產經營、市場預期帶來了不利影響,加大了正處在發展階段轉變、新舊動能轉換的輕工行業的發展壓力。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日前在北京出席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時指出,“當前,輕工行業面臨產業重構、拓展新市場的迫切需要,傳統增長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迫切需要通過轉變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輕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遠任務,需要爬坡過坎。其中,創新驅動無疑是發展的根本途徑。值得注意的是,本屆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峯論壇在發佈2018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中國輕工業食品行業50強企業和中國輕工業裝備製造30強企業榜單的同時,首次發佈了中國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名單。

近年來,以上述“百強”爲代表的一批優秀骨幹輕工企業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動力。2018年,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2.46%。如美的集團的科研投入達98億元,科技投入佔營收比重的3.78%。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表示,科技百強企業已成爲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杆,成爲輕工業強化科技創新、服務美好生活的先進典範。

3年來,中國輕工業聯合每年評選100餘項新產品入選《升級與創新消費品指南》,每年鑑定130餘項科技成果,每年評出輕工業科技獎勵180餘項。“十三五”期間,輕工業以高校與科研院所爲主體,建設120家重點實驗室;以骨幹企業爲主體,建設120家重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形成覆蓋輕工全領域的自主創新體系。

高質量發展

對於推動輕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王江平指出,要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推進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輕工業創新體系的建設;繼續深入實施三品戰略,以增品種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以提品質促進有效供給的提升,以創品牌樹立中國產品的良好形象;推動智能化發展,繼續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在輕工業領域的綜合集成應用,推進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輕工行業平臺;全面推行綠色製造,以源頭削減污染物爲切入點,不斷革新傳統生產工藝和裝備,加大輕工業行業的節能降耗、減排治污改造的力度。

王江平同時表示,行業要攻堅克難穩外貿,積極拓展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要充分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完善國際營銷網絡,推動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出口,鼓勵輕工業發揮產能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培育輕工業出口新增長點。

“全國輕工行業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加大科研投入,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術,爲企業做大做強找到新的更強大的驅動力。”張崇和強調,要充分發揮輕工百強企業智能製造發展的示範作用,引導輕工行業在單一企業智能製造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全行業智能化水平;要推動品牌建設高端化,賦予品牌新內涵,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快速轉變。行業協會要在科技創新、標準品牌、檢測認證、國際交流等方面爲企業做好服務,重點扶持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龍頭企業。

在經營國際化方面,我國主要輕工產品的國際對標率接近95%。衆多輕工百強企業成爲國際化的先行者。皮革、傢俱、五金、造紙、家電等領域的企業在越南、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地投資建廠,實現國際化的生產佈局。海爾、美的、伊利、雙匯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國際併購,成長爲更具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張崇和表示,要大力扶持優秀輕工產業集羣向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邁進,引導輕工企業面向全球佈局,讓產品和產能更多地“走出去”,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斷做大做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