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 #f85959。與其叔父伯顏不同,脫脫任右丞相期間,實施了史稱“脫脫更化”的一系列改革,輔佐了勵精圖治的元順帝,讓整個大元朝終於迎來了冰雪暫融的一段光景。


元順帝,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卻難免被趕出中原的命運


文:南淵(讀史專欄作者)

前塵漠北遙相望。

六百多年前,當元惠宗寫下漢詩“那堪山路雪漫漫”時,他無從料得自己會落得何種終局。而在走到無法回頭之時,他也只能擲下將錯就錯的棋。

元惠宗攝政的大元朝,也曾一度守得雲開見月明。奈何古有浪子回頭金不換,亦有殆入歧路亡羊事。

01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後史稱元順帝,即元朝第十一位皇帝,是元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也是元朝統領中原的最後一位皇帝。

年少時的妥懽帖睦爾可以說是經歷了戲劇般的狗血坎坷。

1320年,妥懽帖睦爾出生於金山一帶,生母貞裕徽聖皇后在誕下他之後便去世了。彼時,元朝內政不穩,王位之爭混亂。

1329年,妥懽帖睦爾的生父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㻋即位於漠北,奈何轉眼就被其弟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毒害。

1330年,元文宗登基後,妥懽帖睦爾的嫡母又被文宗皇后卜答失裏殺害。於是,年僅十歲的妥懽帖睦爾便被叔父元文宗流放到高麗大青島,過上了被監禁的生活。

更荒誕的是,野史一度流傳着妥懽帖睦爾實爲宋恭帝趙顯之子的說法。

在被監禁於高麗的日子裏,元廷又有讒言稱妥懽帖睦爾意圖借高麗造反,元文宗則昭告天下,稱妥懽帖睦爾並非元明宗的親骨肉。次年,妥懽帖睦爾就被輾轉流放到了廣西靜江。

許是天道輪迴,妥懽帖睦爾被驅逐監禁後,元廷皇位頻繁更迭。

先是1330年,元文宗之子被立爲皇太子後不過一個月便身故。繼而1332年,元文宗駕崩。隨後,權臣燕帖木兒卻違背元文宗傳位給妥懽帖睦爾的遺言,扶妥懽帖睦爾的異母弟弟孛兒只斤·懿璘質班繼位,爲元寧宗,但不過數月,元寧宗便又駕崩。

彼時,燕帖木兒權傾朝野,欲立元文宗的次子燕帖古思爲新帝。但,元文宗駕崩時稱後悔弒殺明宗皇帝,遺言要將帝位還予妥懽帖睦爾。文宗皇后卜答失裏終於將流放在外的妥懽帖睦爾迎回,而燕貼木兒卻對妥懽帖睦爾的繼位處心阻撓、積慮拖延。


02


經歷過私生子傳聞和流放監禁的混沌童年,找回帝位的妥懽帖睦爾依然面臨着坎坷僵局。

1333年,十三歲的妥懽帖睦爾登基,爲元惠宗。深宮之中,權臣燕帖木兒之女答納失裏被立爲皇后,卜答失裏被封爲太皇太后,卜答失裏之子燕帖古思被立爲皇太子。

很明顯,元順帝被左右架空,傀儡當政,水深火熱。

燕帖木兒家族從未停止過密謀“廢順帝”。直至1335年,右丞相伯顏粉碎了燕帖木兒家族的政變、消滅其餘黨。然而其後,大元朝卻並未得到內廷太平和民生喜樂,一手遮天的新人物變成了被封爲秦王的伯顏。

伯顏掌權後排斥異己、壓迫漢民、甚至取消科舉考試,種種倒行逆施令大元朝動盪不安,這一切都被元順帝看在眼裏。

就在伯顏與太皇太后卜答失裏密謀篡位之時,元順帝聯合伯顏之侄脫脫先一步發動政變,罷黜了伯顏。

終於,元順帝得以親政。在流放了伯顏、賜死了卜答失裏後,元順帝祭告了生父元明宗,任脫脫爲右丞相,並在次年改元至正。


元順帝,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卻難免被趕出中原的命運


03


與其叔父伯顏不同,脫脫任右丞相期間,實施了史稱“脫脫更化”的一系列改革,輔佐了勵精圖治的元順帝,讓整個大元朝終於迎來了冰雪暫融的一段光景。

在那段光景裏,元順帝革除弊政,政治上昭雪冤獄、編纂法典,文化上恢復科舉、編修三史,經紀上寬緩稅收、變鈔治河。

歷經流放驅逐、傀儡當政、受制權臣的元順帝,在當時如此艱難的環境中,始終堅守着一種默然的原則底線。在伯顏企圖滅漢人的種族排斥下,他果斷的予以否決;在一展宏圖的時刻,他慧眼識人重用了脫脫。

當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元朝在冰雪暫融的光景裏,也仍然飽受着各種天災困局。彼時的黃河決口、瘟疫爆發、饑荒嚴峻,無不沉重的打擊着意圖挽回元朝頹勢的順帝。

04


雖然元朝尚武,不過,妥懽帖睦爾的元廷漢風優雅。

元順帝自小接觸漢化教育,極擅書法、留下諸多墨寶,熱愛藝術、醉心水墨丹青,甚至也曾寫下數首漢詩流傳於世。

“鳥啼紅樹裏,人在翠微中”,提筆作聯作得如此原生態的元順帝,並非附庸風雅。

據《元史》記載,元順帝在工藝、文學、音律等方面都有着驚人的天賦與熱情。

比起策馬揚鞭征戰四方,他顯然更投入於藝術與創造,不僅能親自設計製作建築模型,甚至也設計過宮漏,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來計量時間,還曾創作驚世的《十六天魔舞》來展現佛家思想。

建宮殿時,他親自畫圖紙。造龍船時,他親自繪樣本。據《庚申外史》所記,當時的元大都人一度將元順帝稱爲魯班天子。

在古代帝王將相的恢弘曆史中,元順帝未必堪稱雄才偉略、高屋建瓴、運籌帷幄。但在整個元朝歷史的文化與科技發展中,元順帝卻描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元順帝,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卻難免被趕出中原的命運


05


然而,墨子泣絲。

至正十三年,權臣哈麻借商議立愛猷識理達臘爲皇太子之事排擠脫脫,在元順帝面前挑撥,宮廷內亂的序幕隨即拉開。

至正十四年,在哈麻的讒言佞語下,元順帝貶黜右丞相脫脫,削其兵權,判其流放。次年冬,脫脫便在流放雲南的途中被哈麻逐殺。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任哈麻爲親的元順帝受之蠱惑,聲色犬馬,時皇后與太子萌禪位異心、宦官樸不花搠思監攪亂朝政,大元半壁江山已然不保。

此後近十餘年,元廷內憂不斷、社稷不安,擴廓帖木兒孛羅帖木兒兩大軍閥相爭,民間農民起義,天災饑荒難耐,中原大地哀鴻遍野。

直至至正二十八年,元順帝方與擴廓帖木兒言和,但對於大元朝而言,早已時不我待,南方朱元璋稱帝,建元洪武,明軍向北挺進,摧枯拉朽,風捲殘荷,勢如破竹。

同年八月,元順帝攜太子后妃及大臣等逃至上都。

從此,北元的時代開啓,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終於宣告了結束。

06


元朝共歷98年,而元順帝在位時間長達35年,甚至長於元世祖忽必烈的34年。

歷史學家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中評價元順帝爲有權能的政客,適於生存,富於彈性,願意將就妥協。正因他將就現實,才能從當時千瘡百孔的現實中挺下來,才能成爲整個元朝歷史中在位最久的君主。

雖然在歷史上被稱爲“亡國之君”,但又有誰能否認元順帝在某些作爲上遠勝前人。

而當明軍來襲時,他沒有如史上其他帝王將相英烈殉道,沒有背水赴戰,也沒有繳械屈從,而是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前朝政權全身而退的奇蹟。


元順帝,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卻難免被趕出中原的命運


07


元順帝有巧智,有絕藝,有過勵精圖治之心,有過勤政親爲之行。可惜,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後期的元順帝縱情享樂,怠於政事,被諸多詬病。

無論如何,後世人知曉的故事只能是史書和散記投映出的模糊影像。

與其判定前人的對錯,與其對前人歌功與討伐,不如從那遙遠時空中已塵埃落定的一切,去汲取一絲善意和溫暖。

當元順帝最後掩帳擬定逃亡路線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想象他是否痛心疾首,是否悔不當初。

前塵漠北要相望。

他曾經熬過艱難,守得雲開,卻可惜後半生行差踏錯,走入陰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