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組織開展了“中國巴西文化旅遊研討會”“北京優秀影視劇海外展播季·巴西啓動儀式”“視聽中國·阿根廷·北京視聽之夜”活動,簽署了多項影視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優秀影片的展映和經驗溝通。此次活動取得的諸多成果拉開了中國與巴西、阿根廷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合作的新篇章,也進一步推進着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1.搭起中巴之間溝通的橋樑

如今,一大批富有內涵的中國影視作品突破地域性,成爲跨國交流的重要載體,促進了文化繁榮和文明互鑑。打破《甄嬛傳》《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單一古裝題材出海的局面,《歡樂頌》《何以笙簫默》等多種題材電視劇在海外“圈粉”無數。從古至今,傳統到現代,真實、立體、全面講述中國故事的影視劇來到了世界觀衆的面前,也走進了巴西人民的生活。與此同時,巴西電視劇《女奴》、里約奧運會、桑巴舞等文化元素也給中國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從2016年的“北京優秀影視劇海外展播季”,到2017年的“北京遊戲南美主題日活動”,再到此次“2019北京優秀影視劇海外展播季·巴西啓動儀式”,北京市和里約熱內盧市,兩個簽署了友好城市協議的文化中心,以影視爲媒,用一系列優秀視聽作品的交流互鑑,架起了中巴兩國之間溝通的橋樑。在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看來:“今後這種活動要常態化,使之持久且更加富有魅力。我們應該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的創新合作,增添文明發展動力、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

今年是中國和巴西建交45週年,兩國燦爛多元的文化成果交相輝映,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合作將大有可爲。在2019年中國巴西文化旅遊研討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羣總裁王曉暉就向在場的巴西同行推介了五部中國優秀的電視劇、綜藝和紀錄片作品,它們將作爲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的有力載體,讓巴西觀衆感知中國魅力。里約州文化和創新經濟廳國際關係部主任馬爾克·卡西米羅表示,“只有當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我們的關係纔會越走越近,其他各領域的合作纔會越來越順暢”。

爲進一步推動中巴兩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交流互鑑,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堅持開放包容,達成內容交流新願景;二是堅持共建共享,構築技術交流新渠道;三是堅持互學互鑑,搭建全面交流新平臺”。影視讓民心相通,促文明交流,伴隨着此類交流活動的固定化、頻繁化,更多優秀的中國影視劇和巴西視聽作品能夠實現相互展映,以文藝作品的力量促進文明互鑑,從而開創中巴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新模式。

2.在文化交流合作中相互瞭解

目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日益成爲國際交往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內容之一,其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出來。尤其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推動下,網絡視聽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成爲人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選擇,更成爲世界受衆接觸中國文化的友好渠道。

2019年北京影視機構和網絡視聽平臺走進南美,各國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進行交流互鑑,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巴西影視視聽協會與首都影視製作業協會簽署了《中巴影視協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視聽協會達成《中阿影視協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阿里大文娛優酷與阿根廷國家電視臺達成《視聽領域交流合作備忘錄》,北京CBD傳媒產業商會與阿根廷導演和視聽作者協會達成《影視合作框架協議》等,各國擴大了人文交流,加強了影視文化合作。

另外,展映環節上的諸多中國影視作品讓南美觀衆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例如,輾轉歐洲和亞洲尋找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瓷器的紀錄片《瓷路》,呈現出中國陶瓷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旅程;首部將京劇元素與卡通形象相結合的國產原創動畫《京劇貓》,以貓爲主角,在熱血劇情中宣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聚焦正在建設之中的全球最大地鐵網絡的紀錄片《超級工程—北京地鐵》,彰顯出現代中國的時代風采;以真實案件爲原型的電視劇《破冰行動》,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爲撕開錯綜複雜的地下毒網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這些或承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或展現中國當代建設和人物風貌的視聽作品,刷新了世界觀衆對中國的認知。巴西里約熱內盧影視協會委員埃萬德羅表示,“這一活動爲里約熱內盧民衆瞭解中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機會,相信從今天起,北京和里約熱內盧這兩座文化之都將在該領域實現飛躍性合作,兩國人民也將通過影視這一渠道進一步瞭解彼此的文化和歷史”。基於對雙方文化的深入瞭解和對視聽行業發展成就的彼此借鑑,中國和南美各國未來的影視合作將會邁向更高的臺階。王曉暉說:“期待把中國的精品內容發行到巴西,同時也希望巴西優質的影視節目內容能夠更多進入中國,未來有機會還可以共同探索雙方聯合制作影視節目,以促進優質內容在創作、播出等全產業鏈的相互引進與合作。”

3.創作更多優質內容,反映中國時代風貌

伴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世界觀衆好奇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不單停留在國產古裝題材電視劇呈現的“皇帝”“後宮”“功夫”等中國傳統影視意象符號,更多觀照社會現實、創作質量上乘的影視作品發揮了展現新時代中國形象的重要作用。例如,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立體化展現中國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航拍中國》不僅讓中國人全方位瞭解祖國的歷史風貌和發展變化,更作爲中國和阿根廷文明交流的介質,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帶給世界觀衆。

2018年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阿根廷國家廣播電視臺聯袂攝製的系列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開播儀式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慎海雄將這部中國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全4K航拍的電視作品《航拍中國》作爲禮物送給了阿根廷。這種影視交流和創作合作的形式,有助於兩國民衆更深入、更直觀地感知對方,也凸顯出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正如阿根廷公共媒體國務祕書埃爾南·隆巴爾迪表所言,“通過雙方電視人的合作,通過紀錄片,我們發現雙方有很多共同點,這對兩國民衆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2013年,《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坦桑尼亞熱播;2017年,《生活啓示錄》連續20天奪得蒙古收視冠軍;2018年《小別離》在蒙古ASIAN BOX影視頻道黃金檔開播……縱觀近幾年國產影視劇出海現狀,不乏反映中國時代風貌、遵循現實主義手法打造的精品力作。這一現象有力印證了原創優質內容纔是大勢所趨,提升作品質量纔是創作之本。對於2019年北京影視機構和網絡視聽平臺走進南美開展視聽領域的交流互鑑,楊爍表示:“希望業界同人藉助本次活動,共同探討數字信息時代的影視和網絡視聽的發展與創新,共同尋求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爲人民提供更豐富的精神文明成果,共同展示影視與視聽文化發展的最新成就。”未來,我們期待更多聚焦中國現實、講好中國故事的匠心佳作走出國門,讓世界人民瞭解中國文化。(牛夢笛 胡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