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米之路》展现出其独特的学术严谨性和辩证思维,真实的史料加上动人的故事,给观众描绘出了在上万年自然环境的极致变化中,稻米被中国文化驯化的奇妙之旅,很好地诠释了食物的变迁,以及背后人的精神文化的变迁。导读:稻米之路映射的,无非是人类探索自然、文明繁衍的进步之路。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导读:稻米之路映射的,无非是人类探索自然、文明繁衍的进步之路。它像是窥见中国人万年历史的万花筒,有奋斗之艰辛,也有丰收之璀璨。

文 | 小野路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与友人游历赤壁古战场时写下的名句,他形容人是像是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一粟一米,是非常渺小的不起眼存在。但事实上看似小小的稻米也有超过万年的繁衍历史,也有自己的天地和来处。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7月6日,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稻米之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视频全网独播。碰巧的是,当天,良渚遗址在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史前稻作文明乍听晦涩又单调,毕竟人类的日常生活已经对稻米这种食物分外熟悉了。但事实上,这种经过千万年依然延续着的植株,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其食物的身份,它的发现栽培与驯化之路所负载的更是人类文明的前进之路。

驯化“稻米”,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伟大插曲

1993年,全身武装的探险队跨过崇山峻岭,披荆斩棘走到一处几十米的小山坡旁,没人想到,这个地方是人类文明一块不可忽视的高峰。在这里,人类第一次发现数万年前稻米的种子。《稻米之路》开篇便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荒郊野岭”,绵延万年的故事随之娓娓道来。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第一粒稻米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并食用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依托于渔猎资源,生存全仰仗于大自然的馈赠。谁也无法想象数万年前沼泽旁边的野草能作为食物乃至后来成为财富信仰象征。

稻米的原始物种特性喜欢雨水充沛湿暖气候,这样的生物特质就决定了其无法在北方大规模种植。稻米种植的初期对生态系统的要求条件很高,但是这种食物本身又具有着优良的口感,种植的艰难反而给与了珍贵和稀缺的特质。

贾长有,本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的人生都因为发掘了9000年前的完整带壳稻米而改变了,时隔多年他依然激动。因为贾长有发现的稻米可以称得上是黄淮流域迄今为止最为饱满的稻米遗存。这也能够直接的证明稻米的演化,并非突然的演变而是渐进的改变。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多个考古学专家在描述种植稻米时使用了“驯化”一词,这个词语原用于野兽。事实上稻米的种植过程中,野生稻到今天的栽培稻也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一场数以千年的人类接力,挑选出稻群中颗粒最大的反复种植出最好的植株。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时期,“驯化”意味着无法确定的漫长等待。

《稻米之路》结合了实地考察、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的各种数据,娓娓道来人类最主要食物之一的稻米从古至今的传播,以及与人类社会密切的关联。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关于稻米在人类社会中的繁衍驯化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拼凑出了历史的痕迹,从野生稻再到栽培稻,物种本身的驯化历史超过万年,栽培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历史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农具发展促进了原始族群的长期安定,风餐露宿的渔猎经济得以终结。

当然,更多的真相依然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已经无法考究。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因为过于珍贵与来之不易,对稻米的感情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稻米是《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作的艰辛;又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对富足的向往……这种向往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金色无垠的稻田可以称得上是每一个人精神中最满足的场景,而追寻稻米驯化过程的本身便是一部人类探索自然的不朽篇章。

成长的稻米,是农耕文明繁衍的变奏曲

汾城李安龙用黄土混合麦秸秆做成泥缸盖,他精心选小米洗净蒸好再放入透气性强的陶缸内。缸盖的制作要沿用古法不仅工艺麻烦,蒸熟的小米要再发酵4个月之久。与许多用高粱酿醋的人截然不同,汾城因为一贯高产的小米一直延续使用小米酿醋的传统。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时间回溯,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如果稻米本身继续遵循着自然天性,它还会成为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的主食吗?

无论是现代还是远古,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还是以小米等作物为主。稻米天性喜温暖潮湿,在寒冷北方无法量产,因此无法与北方的原生抗旱小米植物相抗衡。若就此却步,我们今天的食谱也会截然不同,而事实上因为稻米的稀缺与珍贵反而使人们更加喜爱。因此也直接导致了南北方对于主食的不同选择,甚至间接的影响了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

《稻米之路》展现出其独特的学术严谨性和辩证思维,真实的史料加上动人的故事,给观众描绘出了在上万年自然环境的极致变化中,稻米被中国文化驯化的奇妙之旅,很好地诠释了食物的变迁,以及背后人的精神文化的变迁。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透过这部纪录片的独特视角,我们能够看到,稻米的繁衍之路与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历史上多次的政治中心南移,使得北方的劳动力和耕作技术得以转向南方,也导致了南方的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北方的结果。

年过六旬的老人们激情澎湃的唱着华阴老腔,这种艺术世代相传,已逾千年。老腔风格活泼富有生命力,有人称老腔是祭祀使用的,而考古学家则认为华阴老腔改编于船工号子。

这些合理的推断在《稻米之路》中的精彩呈现,进一步勾勒出中国人与稻米的特殊关系。而这种“命中注定”的不期而遇,也最终构成中国人命运中的骨气与血性,乃至形成最终的审美。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事实上人类的介入已经完全改变了稻米的地域限制。封建社会时期发达的漕运,更是将南方稻米输送至北方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达。在政权更迭较快的古代,流转的人口也将喜爱稻米的饮食基因扩散至全国。因此可以说,“稻米之路”与中国发展的命运总是息息相关的。

植物的驯化总是与人类社会的进程相伴相生的。如同《稻米之路》中所讲的“农业社会之后,农业作物的生存都是由人类决定的”。无论是对稻米的培育再到对稻米的运输,种种痕迹都直接表明了植物接受着人类的影响。

食物供给给人类能量,也在不同程度塑造着人。而以稻米为主食的稻作文明更一步步的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

与世界上1/3的人息息相关,这部纪录片有滋味,也有情怀

从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内容来看,《稻米之路》绝非简单的植物学内容,其内容不仅覆盖了商业、民族、信仰、古代政治范畴,它更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的话题。稻米的种子发源于中国,接着横跨大海到了日本,除了南极和北极,已经遍布了每一片适合生长的地盘。

穿越亚欧大陆,稻米给予了地球半数以上的人口生存能量。它促进了多种文化的产生和民族间的融合。一碗米饭不仅仅是可以补充能量的食物,它更是一条由远古延伸而来的路。《稻米之路》用一帧帧精致的画面,和一个个质朴的故事描摹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当我们与万年前史前人类的足迹相遇,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驯化植物、建立城邦、振兴科技,直到成为现在的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