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这条运河于2013年5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等都在咱海淀紫竹院境内。

为加快大运河紫竹院段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带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近日,紫竹院街道组织召开大运河文化带万寿寺周边风貌提升方案推进会,会上明确了万寿寺滨河岸线发展定位,并将于今年年底形成“1+3”紫竹院地区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总体方案,即:

◆长河景观带万寿寺周边风貌提升方案

◆广源闸、龙王庙景观提升方案

◆万寿寺路景观廊道更新方案

◆万寿寺南山(码头)历史风貌恢复方案

通过串联多个重要历史节点,传承地域文脉,打造长河紫竹院段文化带,让城市在“文化空气”中呼吸,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真正实现“万寿长河·如意紫竹”美好愿景。

区发改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海淀分局、区文旅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国家图书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紫竹院公园、北建院、中建院及街道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中

万寿寺、广源闸、紫竹院行宫、龙王庙、延庆寺、万寿寺码头、麦庄桥遗址、三虎桥、广源下闸遗址、延寿庵古银杏、李四光故居、昌运宫遗址等均位于紫竹院街道辖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

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横跨六区

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接下来

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大运河在海淀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关于广源闸

广源闸现在只是人们在从颐和园到动物园的水道上匆匆而过的一个小桥洞,并不起眼。不过,几百年前,这里却是京西的一处胜景所在,不仅风景秀丽,也是保证船只能够从城内直达西湖(昆明湖)的重要工程。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在北京运河史乃至中国运河史上,元朝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北运河的两大支流——坝河和通惠河都是在这个时代疏浚、整治,建闸、坝,成为重要的漕运通道的。

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全长82千米。

通惠河吸收了金闸河建闸节水减缓坡降、克服水源不足的措施。沿线修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闸,其中第一闸即广源闸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广源闸)

广源闸是元朝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从元朝起,广源闸是节制通惠河(后来为长河)之水的关键。闸桥落下时,闸东之水深不满一尺;提闸之后,河水可行驶龙船。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元代通惠河二十四闸位置示意图》局部。载于《北京交通史》)

广源闸不仅节制长河之水,而且自元朝开始,每逢北京东部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粮船时,都会派专职官员赴广源闸畔的龙王庙祭祀水神,提闸放水。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传说龙王的生日是腊月二十三日,和灶王爷的“上天言好事”是同一天。从前,老北京人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王爷,同时也祭龙王爷。要说北京祭奠龙王爷最热闹的地方,就数广源闸的龙王庙了。

现在万寿寺门前的游船走的航线

正是慈禧水道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万寿寺门前的游船码头)

这条航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恢复的

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隆裕皇太后

宣布永不游幸颐和园起

"慈禧水道"正好断航一个世纪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万寿寺码头张贴的简介)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

广源闸旁的万寿寺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关于万寿寺

万寿寺在海淀西三环紫竹桥北,寺前高柳夹着水清波平的长河,大型游船不时驶过。南岸是一个很大的码头,游人就是在这里上船下船的。长河从此向东流过的第一个涵洞就是广源闸。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万寿寺门前的游船码头)

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万历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出资,司礼监冯保督建而成,命名万寿寺,成为皇家寺庙。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初主要用做藏经卷,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清代两次扩建,乾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大钟寺的藏品,素有“钟王”之称的

永乐大钟曾悬挂于此

乾隆八年,移至觉生寺(即大钟寺)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永乐大钟)

万寿寺的镇寺宝塔“渗金多宝塔”

也是北京最高的一座纯铜宝塔

一共有13层,是佛家最高级别的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渗金多宝塔)

名迹与沿河景观结合

现代城市生活与历史文化结合

海淀和大运河的情缘仍在继续

未来会更加精彩

期待

“1+3”紫竹院地区生态景观历史廊道建设

重磅 | 长河生态景观历史廊道来啦!串起万寿寺、广源闸、龙王庙……


王芳/综合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