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一批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300億美元,成爲當地經濟增長、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帶動東道國就業近30萬人。2013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年均增長5.2%。

西部發力“一帶一路”:今年前5月實際使用外資是中部的5倍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在“一帶一路”的大框架下,西部地區正迎來迅猛發展。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2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增速是中部地區的5倍。

“僅是近3年,在貴州妥樂簽訂的中外訂單,就涵蓋數字城市、旅遊康養、新材料、新能源、農產品加工、電子產品、建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項目,簽約資金達394.45億元。”7月5日,貴州六盤水相關領導在2019妥樂論壇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不僅是西部,事實上,近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加速中。2013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年均增長5.2%。在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1.9%。

今年1-5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1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56.3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2.6%。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69.3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60.3%;完成營業額305.7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55.1%。

“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爲進一步擴大開放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相信進一步開放不僅能爲中國經濟帶來更多的活力,更能讓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全球、點亮全球經濟。”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表示。

西部發力

7月8日,一批來自泰國碧差汶府的凍雞爪運至昆明寶象萬噸冷鏈港,工人迅速裝卸進入-25℃的冷庫中。幾天後,這批凍雞爪又將從昆明發往中國內地。

據瞭解,在雲南昆明,相關部門計劃投資25億元人民幣,建成一個50萬噸級的“一帶一路”沿線冷鏈陸港,該冷鏈陸港距離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僅6公里,港內還有一條專用鐵路運輸線與中國鐵路網相連,未來還可以連接到泛亞鐵路網中。目前,這個滇中新區空港經濟區的寶象萬噸冷鏈港已經部分使用中。

“建成後,這不僅將成爲中國西南最大的集冷凍食品儲存交易、冷鏈配送、鐵路口岸、食品檢驗檢疫爲一體的現代冷鏈綜合物流基地,也將是‘一帶一路’沿線大型冷鏈樞紐,將極大增強雲南省對南亞、東南亞的聚合能力和輻射能力。”昆明寶象萬噸冷鏈港負責人張明表示。

此時,在千里之外的甘肅正計劃打造“西部糧都”,建設區域性糧食儲備中心、糧食期貨及貿易中心、主食轉化加工配送中心、進口糧食加工基地,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糧食合作。

蘭州市市長張偉文介紹,當地發揮“承東啓西、聯南濟北”的紐帶功能,緊扣“通道”“樞紐”“基地”,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通運營中亞、中歐、南亞、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4條國際貨運班列,打通西部地區第一條南北向的縱向大動脈,使該地成爲聯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十字節點。

據瞭解,甘肅計劃在蘭州、白銀、天水、平涼和武威等地建設5個糧食物流園區,打造立足甘肅、輻射西部的優質小麥加工貿易基地,構建連接中亞、西歐的糧食大通道。

“今年,蘭州新區進境糧食指定查驗場通過國家海關總署驗收,並於4月份開展了首單中亞糧油進口業務。”張偉文表示。

“中國致力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效促進了有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民生改善、基礎設施聯通,甚至改變了很多普通人的命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表示。

“‘一帶一路’實際上推動了整個亞太區域、包含過去一些處於邊緣區域內的國家的經濟合作。例如,過去中亞、西亞只是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的通道,現在通過’一帶一路’成爲投資熱點,與亞洲地區一起進入了共同發展階段。”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翔峯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

“一帶一路”朋友圈擴容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到5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9個國家和地區的311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445.4億美元。

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一批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300億美元,成爲當地經濟增長、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帶動東道國就業近30萬人。

投資之外,貨物貿易也在加速中。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表示,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4%,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佔我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

爲了進一步推動國內企業走向海外投資和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投資洽談會將於2019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屆時,外洽會將着力爲各國企業和工商界搭建國際化投資合作平臺;着力引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造福於本國人民美好生活。”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洽會首次迎來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政府官員代表,上合組織將正式迎來與各相關國家投資、經貿、農業和金融等合作時代。

“我們將瞄準國際經貿熱點,對接企業投資項目,科學確定論壇議題,合理搭設產業展臺,多國政界人士將在開幕式和主論壇上發表演講、介紹本國投資和商貿政策,組織開展高端對話交流,共商共建多邊投資合作機會。”上述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如此,10月14日至16日,國際高效農業與減貧治理論壇、國際產能與投資合作論壇、“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高端對話會等將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妥樂村舉行,把擴大開放的觸角伸向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

“目前,中國已在東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4000餘家,僱傭當地員工30餘萬人。每年中國和東盟雙向遊客人次超過5千萬,雙方互派留學生超過20萬,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也促進各自經濟社會的發展,爲雙方20億民衆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東盟中心祕書長陳德海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巖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