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内江著名街道——民族路。湖边黄辣丁在民族路算得上是叱咤风云,他们家的老顾客有些吃了十多年,称得上是内江吃货的青春记忆。

内江市市中区民族路:一条蜿蜒起伏的古街,东汉时期,为汉安县在化龙山麓建县的治所,升秀街、迎恩楼街、吴家山街、旧县脑街、花萼街、书院街、岛湾等都曾是它的名字。

民族路从来不缺故事:过去,这里是达官贵人休憩处,是书院祠堂林立场所,人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如今,民族路街道两边开满各种各样商店,抖落前尘的荣耀,融于市井生活的柴米油盐里。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民族路,前段聚集了四方块儿时尚弄潮儿,后段串联了街边各式活色生香的口味馆子,一半市井烟火一半文艺情调。

聒噪、琐碎的市井之光里,热闹与落寞奇妙地在民族路融合。时光镌刻下的故事,有填满心胃的美味,也有熟悉的市井烟火。

住在民族路,再也不想离开

民族路地处市中区城西街道

毗邻大洲广场,背靠人民公园

是内江中心的老城区

毗邻繁华的四方块儿,没有大洲广场的浪漫,反而多出几分踏实与厚重。就是内江著名街道——民族路。

从西门桥沿着坡往下走,一眼能望穿小半条民族路。

一整条街走过,五步一面店,十步一美味,两边的居民楼不是高楼大厦也没有电梯洋房,更多是街坊间情谊,全部浓缩在这里。

由西门桥至二水厂走一圈,临街有许多面店,老内江人都知道,在内江要吃面条,民族路是首选。

民族路方圆几百米的距离包揽了内江三小、市中区中医院、翔龙中学、太平洋电影城……民族路显得生活气息十足。

沿着民族路往后走,民族路背面,就是人民公园和内江市图书馆。

巷道里藤蔓缠绕的电线纵横交错、墙壁上满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内江市图书馆始,楼面积5772平方米,目前内江市图书馆有藏书30万册。

小编小时候也常和同学们来图书馆看书,内江的学生娃儿应该都有一段图书馆借书和人民公园嬉戏的记忆。

民族路再往前走就是大洲广场,这里繁荣且热闹,从晨起到日暮,大洲广场总有属于它的人群,大洲广场是内江人的游乐圣地。

大爷大妈在这里晨练、宝爸宝妈在这里遛娃、年轻人也常来这里消遣……民族路几百米的街道,故事却包罗万象,转个弯,老街的市井烟火更迷人。

铁打的民族路,流水的招牌

小编觉得,喊民族路一声美食街真的一点儿也不为过,内江餐饮佼佼者牛肉面称得上从民族路发源,从民族路上刮起的美食风,一波又一波。

这里有扎根于此几十年屹立不倒的神级老店,也有红遍内江的餐饮新贵;高雅精致的餐厅与简陋街边小店仅仅一街之隔。湖边黄辣丁、秘制五花肉、志镪牛肉面、寡妇面......这都是属于很多内江人青春岁月里闪亮的美食坐标。

湖边黄辣丁在民族路算得上是叱咤风云,他们家的老顾客有些吃了十多年,称得上是内江吃货的青春记忆。

秘制五花肉算是民族路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在民族路这个宵夜一条街里面脱颖而出,秘制五花肉真的是有他的秘诀。

生牛肉是他们家的隐藏菜单,小编喜欢他们家的猪蹄子和坨坨土豆,10元20串的特色五花肉,也是直接点完全不踩雷。

民族路,作为一片传奇的吃货圣地。从早到晚,都有老内江味道。

街道两边的美食店铺,动不动就开了十多年,好吃的美味多半藏在不起眼的店子里面,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却是吃货心中的美食天堂。

一碗熟油辣子jian得焦香,牛肉大坨大坨的面条,是民族路24小时的精神食粮,民族路的店子一茬接一茬,只有那些好味道的留了下来,每隔一段时间涌入的新店,便为民族路注入新鲜血液。

无论你喜欢什么口味,在民族路都能找到。

古街是传承城市文脉

记录社会历史的载体

而民族路

就是一条富含地域人文元素的古街

这里不缺故事,更不缺美食

在民族路的美食版图上

有那些是你记忆中的味道呢?

欢迎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