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黃金的前世今生,不再錯過下一個“黃金時代”

2007年《貨幣戰爭》正式出版,立即在全社會引起了巨大爭議,其中一個重要爭議就是黃金是否值得國家和百姓投資。

凱恩斯曾說過:黃金是野蠻的遺蹟;巴菲特也講過:黃金沒有投資價值。他們的言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學術界和金融界。

以至於在2007年之前,中國官方、金融界和普通百姓,對黃金價值的認識非常淡漠,同時市場中也缺乏黃金投資的選擇。

在《貨幣戰爭》中,宋老師明確提出黃金纔是真正的貨幣之王,而美元不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時刻擔心黃金重出江湖、顛覆美元的地位。而美元,不過是以美國國債爲抵押發行的白條收據。

這樣的言論在2007年具有着強烈的顛覆性和震撼性,因爲當時國內尚無人敢公開質疑美元至高無上的地位,更不能想象美國金融體系即將出現重大危機、嚴重削弱美元的信用。

當時世界各國央行也普遍不看好黃金在世界儲備貨幣中的地位,已經長期未增持任何黃金,中國外匯儲備中黃金也僅有600噸 ,不及總外匯儲備的1%。宋老師在書中強烈建議中國應當大幅增持黃金,而當時的世界黃金價格僅爲650美元/盎司。

儘管受到各種質疑,我們對黃金的信念從未發生改變。

2008年金融危機如書中所預言的那樣如期而至,美聯儲和各國央行瘋狂印刷鈔票,以挽救即將全面崩潰的金融體系,黃金價格開始大幅上漲。

10年以來,黃金在貨幣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已經逐漸被世界各國央行所接受,各國在金融危機之後都大幅增持黃金儲備。目前中國黃金儲備已由2007年的600噸增至1800噸,2019年以來更是連續7個月不斷增持。

普通百姓對於黃金的投資熱情也空前高漲,各大銀行也紛紛開設黃金投資渠道,經過十年時間,對黃金投資價值的認識在中國社會已經深入人心。

這充分說明了在金融市場上洞察潛流、掌握先機的重要性!

我們對於黃金價值的判斷,首先是建立在黃金是“財富的終極信仰”這樣一個基礎之上,同時也判斷出美元地位必然削弱的地緣政治趨勢。全球化的退潮期已經來臨,經濟戰、貿易戰、技術戰、金融制裁,使得各國對美元日漸離心離德,地緣政治衝突熱點頻頻爆發,美國在全球範圍干預危機的能力正不斷遭到削弱,天下苦美元久矣!

2019年,世界金融市場閃崩頻現,人們對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預感越來越強烈。經濟衰退會誘發巨大的金融危機嗎?黃金在一場更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又將出現何種激烈的變化?

宋老師在本節微課堂中,將爲你層層剖析!

鴻學院讀書會收官解讀《獨自打保齡球》

鴻學院讀書會每月推薦大家讀一本好書,每月一次視頻直播收官解讀,一晃已經堅持一年有餘,能堅持下來的人都很不簡單,有毅力、有恆心、有眼光,相信大家也會有收穫。我們所推薦的書可不是市面流行的輕讀物,而是精選出來的古今中外的重讀物,每本都是某一領域的翹楚之作,精讀這樣的一本書勝過普通的十本書。

本週末解讀的《獨自打保齡球》就是一本社會資本領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稱當代社會科學書籍的典範。

鴻學院研究美國社會建立了兩種範式:經濟模式分析法和政治受力分析法,而此書爲我們增添了第三種範式:社會資本分析法,使我們看待美國社會呈現出三維立體的新視角(政治、經濟、社會)。

讀書會的方法論從人工智能的卷積神經網絡獲得了極大的啓發,建立起“認知算法論”,並以此作爲指導來精讀每一本著作。

《獨自打保齡球》的評價:腦洞級好書

三大評價標準:

1、範式突破:如果說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開創了社會資本概念的先河,那麼《獨自打保齡球》就代表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社會資本研究領域的最高成就。社會資本即社會關係所蘊藏的經濟能量,一個地區的社會資本豐富程度可以準確預測該地區的經濟狀態。作者從美國7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的持續流失現象中,識別出美國經濟不斷失去潛能的模式,強烈地印證了當今美國社會內部的失衡狀態,突破了認知美國國力的傳統範式。

2、知識密集:該書涉及到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具有深刻的歷史縱深感,知識點高度密集,特別重要的是,大量的統計數據提供了嚴謹的分析基礎,400多頁的乾貨,規模宏大,近年罕見。

3、邏輯齊整、表達清晰:作者的功力體現在嚴密的自然科學方法論,特別是高度熟練地運用數據分析方法所展現出的縝密和精細。作者行文不僅邏輯嚴謹,而且邏輯結構齊整,嚴謹是表達的線性順序,齊整是表達的空間結構,如各組概念的高度相當,重要性匹配,完備性合理,論述方法一致。

結論:該書是當今世界社會科學著作的典範,讀完此書可以明顯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巨大差距,不是質量差距,而是代際差距。

從“認知算法論”來解讀此書:

一、模式識別(全書第一部分)

作者擁有強大的歸納邏輯思維能力,書名《獨自打保齡球》就是典型的見微知著,60年代美國常見一羣人打保齡球,而現代美國則普遍是單獨打保齡球,人們不願在社會網絡中進行交流。從這個細微的現象中,作者敏銳地識別出美國社會存在的共同模式,即社會資本的流失現象。

社會資本就是人際網絡,其中蘊藏着豐富的經濟能量。人際網絡分成內部聚合型(粘合)和外部聯通型(外聯)兩種。內聚力越強,外聯性越弱;外聯型越強,內聚性越差。

內聚型網絡:如李雲龍的獨立團,《教父》裏的黑手黨都是強內聚型,戰鬥力彪悍,外聯性很弱。教父長子與毒梟的一句對話就釀成刺殺教父的大禍,教父的名言:永遠不要在外人面前暴露家族的內部分歧!特點:容易在特定環境下壯大,但環境改變則不易適應,即生存易,進化難。外聯性提供的則是進化的適應性,如弱關係的同鄉會、同學會、聯誼會等。

作者的邏輯困惑:這就是作者最後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三大要素能否與社會資本實現平衡的哲學思考。自由是外聯的自由,平等是內部節點之間的平等,博愛是內外網絡的無差別尊重。這三點都會削弱網絡的內聚性。

更深層次的問題:作者沒能提出社會資本的價值該怎麼衡量?鴻學院提出的是四大象限模式:宏觀性與外聯性代表公權,內聚性與微觀性代表私權。極端的公權之下,沒有私權;極端的私權之下,也沒有公權。從本質上看,極端的公權=極端的私權。社會資本的價值具有四個象限向心集中的特質。這個價值向心理論可以彌補作者模式的欠缺。我們讀書時要時刻保持批判精神,尤其是洞察作者核心邏輯的缺陷。

二、特徵探測器(即卷積神經網絡的卷積層)(全書第二、三部分)

作者選擇了衡量美國社會資本的8大典型特徵(我稱之爲特徵探測器):政治參與、公民意識、宗教影響力、工作網絡、生活社區、志願與慈善、社會誠信、社會運動,並逐一進行了深度分析,特別是熟練應用強大的數據分析方法,得出了一系列令人無法辯駁的結論,展現出作者超級強悍的演繹邏輯功力。演繹邏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推論的嚴密性和結論的絕對性,不容質疑和辯駁。

在社會資本流失的原因推理過程中,作者使用了破案式的排除法,提出了時間與金錢要素(10%)、城市擴張的空間變化(10%)、電子娛樂(25%)、代際更替(50%)和其它因素(5%),最後以圖解方式展現,令人一目瞭然。另外,作者繪製的美國社會資本的地圖屬於首創,並提出了美國南北模式的社會資本解讀,與《鴻觀》中新英格蘭模式與弗吉尼亞模式的經濟史視角可以相互印證。

三、特徵組合(即卷積神經網絡的末端:全鏈接層)(全書第四部分)

作者以特徵組合的方式分析了幾個有趣的案例:如意大利的艾米拉-羅馬涅和托斯卡納地區,與南方的卡拉布里亞與西西里地區,意大利政府建立了結構相同的政府組織,但在兩大地區的運行結果天差地別,原因正是意大利北方的社會資本從11世紀就很強大,而南方的社會資本落後了上千年,這與鴻學院從經濟地理模式分析得出的結論完全一致。作者提取並參與組合的特徵有:投票率、讀報率、合唱團、文藝團體、獅子會、足球俱樂部等等,它們的前身正是是11世紀的公社、行會、兄弟會、城堡民兵組織。

四、特徵分類(即卷積神經網絡的分類輸出)(全書第五部分)

作者將當今美國社會與歷史上的鍍金時代、進步時代的社會資本模式進行了對比分類,並提出預測判斷。

鍍金時代(南北戰爭後-1900年前後),社會資本模式與當今的類似性;進步時代(1880-1920年),重塑社會資本對當今的啓發性。

總結:

讀書不僅要讀“血肉”,更需要讀“骨架”。西方著名學者的主要優勢就是歸納和演繹兩種邏輯能力都非常強悍,特別是在Liberal Arts領域更顯突出,這是他們的教育體系從小長期訓練的結果,也是中國教育最薄弱的環節,以致中國學霸在西方文科領域很難適應,我們觀點的隨意性太強,不可辯駁的論據太少,相當不注重嚴謹性,尤其是數據分析的能力太薄弱。西方的文科絕不是風花雪月的隨意神侃,而是嚴密審慎的模式識別和演繹推理。

鴻學院讀書會培養的正是傳統教育中所缺失的關鍵素質:邏輯能力。我們稱之爲思維肌肉的強化訓練!

7月,我們將閱讀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讀此書很不容易,需要對法國曆史和歐洲歷史有相當的基礎,對歐洲地理、經濟史、文化史、宗教史、建築史、藝術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均有所涉獵。請大家做好脫一層皮的準備,還是那句話: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鴻學院讀書會推薦書目:

請搜索“宋鴻兵觀天下”公衆號

瞭解課程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