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董藝術品走向世界

2009年,一個由 16 家上東區亞洲畫廊從業者組成的團體首次合作推出畫廊開放日的活動。 這種開放日以及之後持續一週的畫廊展覽構成了紐約亞洲藝術周的原型。從此之後,一年一度的紐約亞洲藝術周吸引了紐約的亞洲藝術專家、大型拍賣行及世界知名博物館和畫廊在春季拍賣會之前舉辦藝術品預展,以此來吸引潛在買家參與競拍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活動的參與者逐漸擴大範圍,許多文化機構逐漸參與其中,展出活動也逐漸超出了原有內涵,增加了不少公益色彩,成爲紐約時下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盛會。

奧克里奇拍賣行

成立於2014年的“奧克里奇拍賣行”主攻亞洲古董藝術品,亦有西方藝術品,每年春秋兩季各辦一次亞洲藝術品拍賣專場,近年來都以中國和在美華人買家爲主,拍賣行不僅有中文代表,其拍賣師喬書華(Josh Cohen)也說得一口流利中文。

拍賣會現場

拍賣現場情況

2018年9月18日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華盛頓領銜亞洲藝術古董拍賣的“奧克里奇拍賣行”(Oakridge Auction Gallery),近日舉行爲期兩天的秋季亞洲藝術與古董拍賣會,吸引美中兩地的逾千買家線上線下同步參與,華人更超過95%,爲727件古董藝術品爭相出手,其中來自乾隆年間的瓷器“抱月瓶”(亦稱寶月瓶)以910200美元的高價拍出。

第一日主要以瓷器、玉器、竹木銅及雜項爲主。

滿滿一屋的買家爭相爲心儀的藝術品出價,會場一旁還坐着一排透過電話遠程幫買家競拍的中文接線員;此次拍賣會“拍價之最”的“抱月瓶”,當天由一名中國買家競得。

第二日則以中國書畫專題爲主,其中包括齊白石、張大千、黃君璧等近現代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更有王翬、顧文淵等明清諸家的書畫精品。

負責人曾表示說所拍藝術品基本出自私人藏品,其中玉器、瓷器、佛像最受中國買家歡迎。

清十八世紀 黃玉鏤雕齋戒牌

估價:6,000-10,000美金

中國藝術品發展趨勢持續升高

開業以來,奧克里奇與北美各地藝術品收藏家保持了緊密聯繫,接收了許多北美知名亞洲藝術品收藏家的藏品委託。與此同時,拍賣行春秋舉行兩場大型亞洲藝術與古董拍賣會。2017年秋季亞洲藝術拍賣成交額達到350萬美金(含佣金),2018年春季亞洲藝術拍賣則突破新高,達到了439萬美金(含佣金),其中大多數藏品均爲中國收藏家所購得。

此次秋拍部分拍品來自加州比佛利山莊的Albert T Quon莊園和John Calvin Ferguson(福開森)遺產。Quon先生是第一個在比佛利山莊購買房產的華裔美國人,第一個加入洛杉磯扶輪社的亞洲人,以及第一個在洛杉磯商會董事會任職的亞洲人。福開森先生是美國知名的中國藝術學者,他於1888年擔任南京大學的創始人和第一任校長,於1902年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他收集了許多重要的中國藝術品和古董,其中一些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南京大學博物館。

十八世紀 白玉雕小舟詩文牌 子岡款

估價:4,000-6,000美金

宋代 玉雕臥犬

估價:2,000-3,000美金

清雍正 霽藍釉杯 大清雍正年製款

估價:5,000-8,000美金

清乾隆 黃釉仿古龍紋獸耳簋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4,500-6,500美金

蕭一芸 設色紙本 山水二十開冊頁

估價:15,000-25,000美金

張善子 設色紙本 虎圖

估價:12,000-18,000美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