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

作品鑑賞

“鹿”諧音“祿”,本來是中國畫中最常見的意象和題材之一,歷代名家多有所作。但八大山人既爲明皇族後裔,喪國、滅族、亡家之痛自然比一般人深刻得多,加上“受性偏孤”,也不可能像石濤一樣渴望着爲新朝所用,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少說少做,以全身遠禍,這就使得其藝術創作也帶上了濃重的“少”的影子。同時,八大山人也註定是遠離政治遠離“祿”位的,這也是他早年拒絕“鹿”題材入畫的重要原因。

不過到了晚年,大約因爲迫於生計,八大山人以賣畫爲生,因此不得不多以世俗題材如“鹿”入畫,並搭配以松、柏等常綠植物,取長壽多祿之意。因爲是賣畫營生,故其構圖多有類似,造型亦頗相近,但又常常於構圖重複、造型近似中能出以新意而別開生面。

因賣畫的緣故,取長壽多祿之意,故所畫鹿大多造型相同,構圖亦近似,大概是畫得多了,常用陳稿之故。但畫之好壞並不在構圖是否重複,而在於筆墨之遒練耐讀。筆精墨妙,則趣味常新,展對百回而不會生厭。構圖愈出愈奇,而筆墨凡庸陋俗,必爲賞鑑家所不取。此圖筆墨清逸,圓厚蒼潤,簡約而又經意,非率爾酬應之作。(陰山工作室)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髮爲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爲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題識:八大山人寫。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清 · 八大山人《福祿長春》賞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