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港交所又將迎來兩家大型企業上市,一家是號稱餐飲界“航空母艦”的海底撈,另一家則是被稱爲“新經濟金融服務第一機構”的華興資本。

  根據海底撈9月24日公佈的配售結果,此次全球發售4.25億股,其中香港發售3820.8萬股,國際發售3.86億股,發行價每股17.8港元,每手1000股,申購一手需1.78萬港元,成爲香港史上入場門檻最高的新股。

  申購一手1.78萬港元,海底撈成爲港股門檻最高新股

  9月24日,海底撈公佈了IPO全球配售認購結果,全球發售合計42453萬股,其中國際發售的最終認購股份數爲3.86億股,佔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的91%;香港公開發售的最終認購股份數爲3820.8萬股,佔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的9%,超額認購約5.56倍,參與人數1.3萬人,,一手中籤率爲60.01%。

  海底撈此次發行定價爲17.8港元,每手1000股,也即是說,投資者最低入場門檻費用達1.78萬港元,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這高於早前上市的歌禮制藥的1.6萬港元,成爲香港史上截至目前爲止入場門檻最高的新股。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富途牛牛數據顯示,海底撈昨日(注:港交所昨日開市,今日休市)暗盤開盤報18港元,收盤報19.26港元,較招股價漲8.2%,以此計算每手可賺1460港元。

以下爲海底撈配售結果:

  以下爲海底撈配售結果:

餐飲界“航母”海底撈來了!每手1.78萬港元刷新港股打新門檻,暗盤已漲8.20%,市值超千億

  千億港元、市盈率76倍,海底撈貴嗎?

  根據富途牛牛提供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暗盤收盤,其市盈率(靜態)已達到76.43倍,海底撈總股本爲53億股,以17.8港元計算,總市值約943.4億港元。如以昨日暗盤交易數據計算,海底撈總市值已逾1000億港元,而同行呷哺呷哺截至目前總市值爲123億港元,市盈率23倍。

  海底撈VS呷哺呷哺:誰的財務數據更亮眼?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海底撈合計餐廳數量爲341家,較去年同期淨增68%;呷哺呷哺餐廳數量780家,較去年同期淨增6%。

  在接待顧客總量上,2017年海底撈合計接待用餐顧客1.1億人次,同比增長32%,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達到7131萬人次,同比增長49%。呷哺呷哺2017年顧客人次7214萬,同比增長25%,2018年上半年3654萬人次,同比增長12%,從接待顧客總量上,海底撈遠高於呷哺呷哺。

餐飲界“航母”海底撈來了!每手1.78萬港元刷新港股打新門檻,暗盤已漲8.20%,市值超千億

  (數據來源:海底撈招股書、呷哺呷哺歷年財報、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研究所

  從兩家收入來看,2015年-2017年,海底撈收入從57.6億元增長至106.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36%,201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54%至73.4億元;同期呷哺呷哺3年複合增長率爲23%,201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4%至21.4億元,海底撈的收入增速高於呷哺呷哺。

  但從經營利潤率指標來看,呷哺呷哺2017年度及2018上半年餐廳層面經營利潤率分別爲23.7%、20.8%,高於海底撈的22.3%、19.9%,且海底撈從2017年-2018年上半年餐廳經營層面利潤率開始下降。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越南認爲,由於海底撈會在今年大量開店,預計海底撈公司收入和淨利潤有大幅增長,考慮到可比公司的2019年平均PE18.3倍,海底撈作爲行業龍頭,且預計未來三年業績複合增速爲52%,理應享受更高估值,上市後市值約在人民幣800億元左右,摺合港幣910億左右,也就是說海底撈估值並不算貴。

  國泰君安分析師劉越南認爲,由於海底撈會在今年大量開店,預計海底撈公司收入和淨利潤有大幅增長,考慮到可比公司的2019年平均PE18.3倍,海底撈作爲行業龍頭,且預計未來三年業績複合增速爲52%,理應享受更高估值,上市後市值約在人民幣800億元左右,摺合港幣910億左右,也就是說海底撈估值並不算貴。

  募資73億港元,5家基石投資者認購29.4億港元

  根據海底撈全球配售結果公告顯示,此次全球發售募資淨額約爲73億港元,所得款項淨額將用作下列用途:

  1、 約60%(43.6億港元)用於爲2018年至2020年的部分擴充計劃提供資金,按估計資本開支每家餐廳約人民幣800萬元至人民幣1000萬元計算,金額將涵蓋公司在中國開設約420家新餐廳的開支。

  2、 約20%(14.5億港元)將用於開發及實施新技術,其中約8%(5.8億港元)將用於食品安全有關的項目,例如智能廚房技術,及約12%(8.7億港元)將用於提升客戶體驗的項目,包括虛擬現實及沉浸式就餐技術及定製化口味技術。

  3、 約15%(10.9億港元)將部分用於償還來自招商銀行(香港)分行8.5億元的貸款融資,以及花旗銀行(中國)北京分行的信貸融資4000萬美元,該貸款融資爲期1年。

  4、 約5%(3.64億港元)將用作公司的營運資金及作一般企業用途。

  此外,根據發售價每股17.8港元計算,5家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65億股,合計認購資金達29.4億港元。這5家基石投資者分別爲高領基金、Greenwoods、MSAL及MSIM Inc、Snow Lake Funds、WF Asian Smaller Companies Fund Limited,認購數分別爲3968.3萬股、3968.3萬股、3527.4萬股、3527.4萬股、1543.2萬股。

海底撈天花板危機

  海底撈天花板危機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在2017年擁有門店273家,截至2018年6月30日已經增至341間,並進一步增至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的362間,今年以來已經新開了90家門店,目標是今年還要繼續新開110間。

  根據海底撈募資用途來看,未來仍然將加大擴店速度,但同時也會面臨一個問題,開店密度過於集中,門店之間競爭就更激烈,對現有餐廳的客單價和翻檯率都有影響。

  從翻檯率角度分析,無論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以及三線以下城市,翻檯率截至2018年上半年到了5這個高水平後就很難繼續增長,受限於營業時間和顧客用餐時間,這幾乎沒有提升的空間。

此外,迅速擴張後,管理系統未必能有效應對,包括食品安全及質量一致性不達標,餐廳店長人才庫儲備不全,供應鏈管理困難。

  此外,迅速擴張後,管理系統未必能有效應對,包括食品安全及質量一致性不達標,餐廳店長人才庫儲備不全,供應鏈管理困難。

  而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一節中,宏觀經濟變化,導致消費水平下降,或公司成本提升的風險,也會對公司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