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易科技訊7月9日消息,在由秦伯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餘琦女士表示,發展太空經濟已經成爲世界航天發展的大勢所驅,近年來隨着空間技術的突破和產業經濟的提升,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推進太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良好環境。此外,她還透露,高分7號衛星將於年底發射,將全部完成高分天際系統的建設任務,而高分專項的建設重點將轉向應用體系的建設。


網易科技訊7月9日消息,在由秦伯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餘琦女士表示,發展太空經濟已經成爲世界航天發展的大勢所驅,近年來隨着空間技術的突破和產業經濟的提升,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推進太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良好環境。

“去年有兩個事件我們覺得很值得提及。一個是中國航天的衛星發射任務實現了全球第一,另一個是成功發射了嫦娥4號。”在她看來,去年是中國航天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根據她的介紹,目前中國各類在軌衛星超過200顆,2025年之前還有將近百顆的衛星進行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迄今已經實施了300餘次的發射任務,將400多個航天器送入太空。

她認爲,這表明中國的航天技術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應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擴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特別良好的帶動作用。

今年也是2010年立項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技術專項至啓動實施的第九年。餘琦女士也介紹該重大技術的進展情況,“數據源不斷的在豐富,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高分數據的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與其他的民用衛星、遙感數據相配合,爲遙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表示,目前衛星數據已經廣泛應用於20多個行業、30個省域,在國土、環保、林業、農業、測繪等領域應用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她還透露,高分7號衛星將於年底發射,將全部完成高分天際系統的建設任務,而高分專項的建設重點將轉向應用體系的建設。(彭麗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