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朱梅村在寓居上海吳湖帆處鬻畫謀生,1941年至1944年三次參加“梅景書屋師生畫展”,1945年後出版連環畫《吳湘蓮除奸》及年畫、教育插圖等,1947年被收入《中國美術年鑑》,1950年加入新國畫研究會,1951年加入圖畫彩印改正會,專畫年畫,生前創作了大量年畫作品,有的被印刷張貼廣爲流傳,影響甚大。以後,朱梅村的作品一般每幅在萬元左右,精品價格略高,如2000年朱梅村的力作《麻姑獻壽圖》在廣州嘉德拍賣會上以3.5萬元成交,2001年他的《梧庭倦繡》被上海敬華拍至4.4萬元。

在上海中國畫院的首批畫師中,朱梅村儘管在影響力和藝術成就上不如他的老師吳湖帆,但他刻苦用功、勤奮過人,畫作精細,有時要完成一幅小畫,動輒幾天乃至幾周,因而頗受衆多藏家青睞。

海派畫家朱梅村作品及市場走向

朱梅村《倦繡百蜨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朱梅村的精心之作《倦繡百蜨圖》格外引人矚目。該作佈局苦心經營,無論是刻畫庭園、朱梁翠瓦,還是人物仕女,精工細緻,用色豔麗,典雅雍容,氣派自生。有專家認爲,如此精心佈局,細意描畫,絲毫不苟,畫面幾無方寸留白,惟佈置得宜,無堆砌瑣碎之弊,既見擷取古人技法之精髓,亦融會清末民初滬上流行人物畫風,汲古融今而別創一格。有趣的是該畫作尺幅僅83.3×39.6公分,約2平方尺,估價40萬至60萬港元,該作在預展時就被不少藏家看好,上拍後,受到衆多買家的熱烈追捧,不少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後被一買家以350萬港元收入囊中,高出估價高端近6倍,並創下朱梅村作品市場最高價。

傳統功力深厚 作品雅俗共賞

朱梅村(1911—1993年)是現代海上著名書畫家。名兆昌,自署獨眼半聾居士。號花野漁父,江蘇吳縣人。朱梅村早年初從師樊少雲,13歲隨舅父吳湖帆學畫,曾因廢一耳一目而輟學,在家從師讀古文6年,19歲即以賣畫爲生。不久,朱梅村的畫作便聞名畫壇。1929年,朱梅村任全國美展古畫部保管員,使得他有機會觀摩歷代名家真跡。上世紀30年代他與葉恭綽、吳湖帆、張大千、馮超然等組織“正社畫會”,出版畫刊,並於南京等地舉辦畫展。其仕女圖《畫堂春深》入選故宮博物院舉辦赴倫敦畫展,並收入畫冊。1936年,朱梅村在寓居上海吳湖帆處鬻畫謀生,1941年至1944年三次參加“梅景書屋師生畫展”,1945年後出版連環畫《吳湘蓮除奸》及年畫、教育插圖等,1947年被收入《中國美術年鑑》,1950年加入新國畫研究會,1951年加入圖畫彩印改正會,專畫年畫,生前創作了大量年畫作品,有的被印刷張貼廣爲流傳,影響甚大。上世紀60年代初與老師吳湖帆及同門師兄弟陸抑非、俞子纔等被聘爲上海中國畫院第一批畫師,相當於教授級別。1982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1993年因病去世。

朱梅村是一位繪畫多面手,人物、山水、花卉、水墨、青綠、工筆、寫意無所不涉、無所不精。他的繪畫取法宋元諸名家及明代唐寅。所作山水蒼潤渾厚,仕女清麗秀媚。朱梅村生前曾爲中國歷史博物館作《墨子》,爲中國軍事博物館作《赤壁之戰》,爲杜甫草堂作《麗人行》,爲人民大會堂作《黃山秋爽》《江山勝覽》等。其代表作有《劉備招親》《春鄧雅迷》《龍鳳呈祥》《晴雯》等等,他的不少年畫印量很大,《劉備招親》等年畫曾傳遍千家萬戶。

作品人見人愛 頗受市場歡迎

朱梅村在民國時期就以賣畫爲主,所以他的作品很早在市場流通,筆者曾查閱民國資料,發現朱梅村多次制訂賣畫潤格,幾乎每隔幾年都要調整潤格,而且他的潤格幾乎都由老師吳湖帆制訂,山水最高、人物次之、花鳥第三,到1948年時朱梅村潤格已很高,且銷路很好。

上世紀90年代隨着國內藝術品拍賣的興起,朱梅村的作品時常在海內外拍壇亮相。1990年香港蘇富比曾推出過他的一幅《晴麓橫山》,結果以2.2萬港元成交;1993年他的《蓮炬歸院圖》手卷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3.68萬港元成交;1997年他的《鴻雁滿山飛》被中國嘉德拍至0.77萬元。

以後,朱梅村的作品一般每幅在萬元左右,精品價格略高,如2000年朱梅村的力作《麻姑獻壽圖》在廣州嘉德拍賣會上以3.5萬元成交,2001年他的《梧庭倦繡》被上海敬華拍至4.4萬元。

近幾年,朱梅村的作品受到市場追捧,價格扶搖直上。2005年《貴妃曉妝圖》和《松林六賢圖》在上海工美分別以99萬元和55萬元成交;2010年《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手卷在北京榮寶獲價134.4萬元,首次突破了百萬元大關。2016年《倦繡百蜨圖》又在蘇富比獲價350萬港元,讓藏家爲之一驚。從市場表現看,朱梅村的作品行情屬於“小名頭畫家”之列,他的作品能取得如此高價,實屬不易,也顯示了朱梅村繪畫的實力不可小覷。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走宋元一路的畫家往往會受到藏家的青睞和追捧,這值得當下畫家和藏家思考。(朱浩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