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物種3年燒掉10億,慘遭永輝超市剝離

7月4日,永輝雲創旗下的新零售品牌:主打“零售+餐飲+APP”模式的超級物種,關閉了上海首家門店,與2017年11月開張時間不到兩年。

兩年裏,超級物種開店共73家,但是隨着規模擴張,同時也會帶來投入成本大增、回收週期較長的問題,如何實現盈利逐漸成爲不可忽視的問題。並且,在新零售的競爭領域面對盒馬鮮生、7FRESH等強勁對手,超級物種更加無法在短期內降低競爭投入。

超級物種並沒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一直在持續性的“燒錢”。根據永輝超市的財報,至2018年前三個季度,累計虧損已經達到10億元。

商院評語

超級物種的上海首家門店位於上海著名商業中心的楊浦區五角場萬達廣場,交通便捷、日均人流量可達幾十萬。雖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不弱的消費能力,但仍然沒有逃脫關店的命運。

永輝雲創近兩年涉足新零售,以超級物種爲代表的新零售業態成了虧損的大頭,擴張速度太快導致收入跟不上支出、新模式不夠成熟、模式重心不穩都是無法盈利的主因。

新零售於2017年興起,新零售將會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發展風口,但至今仍處在萌芽期。超級物種的關店,是直面盈利問題的信號。

Wagas、西貝、瑞幸咖啡、撈王、呷哺呷哺……這些餐飲都出事了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開了一批針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行政處罰決定,涉及Wagas(沃歌斯)、西貝、瑞幸咖啡、撈王、呷哺呷哺、左庭右院等品牌,相關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違法行爲主要涉及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等。

上述餐飲服務單位“倒”在食品安全質量的把控上,以及企圖在未獲得相關許可或資質的情況下矇混過關。

這些違法行爲均已得到依法處置。

商院評語

我們一直強調,食品安全是做餐飲的紅線,萬萬觸及不得,一旦觸及或對品牌形象和價值造成嚴重影響,更嚴重者將不得翻身。

2007年已經有97年曆史的日本著名西點老店不二家暴出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牛奶等食品安全醜聞,一時間,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起日本消費者的不安。分析人士認爲,與消費者之間長期良好的信任關係是老店鋪最珍貴的資源,但不二家卻犯下了致命錯誤,此後果對品牌打擊之大至今尚未消除。

反觀國內,對食品安全的處罰還是太輕,假若能做到象日韓那樣罰到傾家蕩產,相信就不敢再有造次,只有當懲處力度大到肉痛,當然就能杜絕。

圍觀全上海最時髦的小菜場

髒亂差、應該是顏控的時髦人對菜場最多的詬病。但在上海,卻有一家時髦的小菜場徹底征服了外貌協會的年輕人,吸引了很多文藝青年前去打卡拍照。

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整潔、乾淨、美觀、雅緻的環境一定比混亂、骯髒、粗糙、隨便的環境更吸引人,菜市場也一樣。

整個空間以玻璃馬賽克瓷磚貼面,共12種顏色的玻璃馬賽克,這個以食物爲靈感配色、乾淨整潔示人、同時又保持親切鄰家特質的小菜場,打破了傳統小菜場的印象。

大餅油條店、餛飩店、修鞋鋪子……這些上海傳統小菜場裏有的業態一應俱全,但是以另一種全新的、美麗的、時尚的風貌呈現出來時,就讓人耳目一新。

商院評語

曾豔羨着臺北天母士東市場、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知名菜市場Markthal,日本東京muji菜市場,如今上海也有拿得出手的菜市場了。

這是個看臉的世界。經濟學家丹尼爾·哈默梅什(Daniel Hamermesh)在其新著《相貌的溢價:爲何俊美人士更加成功》裏詳細討論了這個話題。更讓人感到悲傷的殘酷事實是:人們會傾向於認爲貌美者也擁有其它積極品質,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爲“暈輪效應”。

顏值時代全面來臨,投射在餐飲業就是——連往日皮糙肉厚的菜市場都變得異常貌美,那些高顏值菜場,乍一眼不禁讓人有小資餐廳、咖啡館的錯覺。

如今人們對“喫飯”有了更精細的要求,買一些上好食材回家炮製成了不少老饕的選擇。那些讓尋常菜蔬、肉類如藝術品一樣高雅、精緻、誘人的菜場市集,把“買菜”這一庸常家事變得和逛精品店一樣有情趣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