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糞便隱血試驗是通過檢測出糞便隱血,判斷有無消化道出血,是判斷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篩查消化道腫瘤的方法之一。糞便隱血試驗的異常值根據檢驗方法的方式不同有所不同。

最近,小編聽自己的醫生朋友說了一件事。一名63歲的蕭先生,健檢長期顯示糞便隱血,體檢醫生都勸說他進行相關檢查。但是他卻不以爲意,總說服自己是“痔瘡發作”而逃避檢查。結果,2年後,蕭先生被確診爲大腸癌,在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刀切除25公分的腸子。

儘管術後恢復良好,蕭先生依舊提醒各位廣大患者,一旦出現長期糞便隱血的狀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那麼,糞便隱血試驗判斷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它的正常值是什麼?它的異常值及臨牀意義是什麼?並且,它適合哪些症狀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

糞便隱血試驗的正常值

健康人糞便隱血試驗爲陰性,表明無消化道出血。

糞便隱血試驗的異常值及臨牀意義

糞便隱血試驗的異常值根據檢驗方法的方式不同有所不同。

1、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

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爲半定量試驗。加入試劑30秒後,觀察顏色變化,出現+表示存在消化道出血現象,+數量和出血量呈正相關,即+越多,消化道的出血量越大。+分佈及情況如下:

(1)由淺藍色漸變藍色爲+;

(2)加入試劑後初顯淺藍褐色,逐漸呈明顯藍褐色爲++;

(3)加入試劑後立即呈現明顯藍褐色爲+++;

(4)加入試劑後立即呈現藍黑褐色爲++++;

2、免疫法糞便隱血試驗

在免疫法糞便隱血試驗中,陽性表明存在消化道出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

(圖片來源:unsplash)

糞便隱血試驗的適用症狀?

那麼,糞便隱血試驗的適用症狀有哪些呢?

1、各種原因導致的消化道出血

各種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以及藥物等導致的消化道出血,糞便的潛血試驗均可呈陽性反應。

比如,藥物致胃黏膜損傷(服用消炎痛、糖皮質激素等)、食道癌、食道靜脈曲張破裂、主動脈瘤向食道內破裂、胃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腸癌、腸結核、腸套疊、腸扭轉,或腸繫膜上動脈及其分支的栓塞、腸繫膜靜脈的血栓、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或阿米巴痢疾、傷寒、血友病、痔瘡出血、各種紫癜病,以及晚期尿毒症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這些病症不能依靠糞便隱血來判定,需要結合臨牀其它資料進行鑑別診斷,所以各位讀者不要因爲糞便隱血而感到緊張。

2、鑑別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

消化性潰瘍時,糞便隱血試驗陽性率爲40%-70%,呈間斷性陽性。消化性潰瘍治療後當糞便外觀正常時,隱血試驗陽性仍可持續5-7天,此後如出血完全停止,隱血試驗即可轉陰。

消化道癌症時,陽性率可達95%,呈持續性陽性,所以糞便隱血試驗常作爲消化道惡性腫瘤診斷的一個篩選指標。

3、某些特殊疾病

在流行性出血熱患者的糞便中隱血試驗也有84%的陽性率,所以糞便隱血試驗可以作爲該病的重要佐證。

來源:“阿里健康AliHealth”生活號

作者:醫知鹿專家團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