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不少中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的考生對未確認融資費用有些糾結,學不懂,今天說個清楚。

:2019年1月1日採購某項固定資產,總價款30 000元,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分別付款10 000元,折現率採用10%。

那麼,採購時的會計分錄應該爲

借:固定資產 24 868.52

未確認融資費用 5 131.48

貸:長期應付款 30 000.00

這個分錄怎麼理解呢?

我們來做一個假想:站在時間價值的角度來看,如果現在一次性付全款,那麼只需24 868.52元。

可是我們付款了嗎?沒有,大概率情況是資金壓力較大,所以暫時拖欠了這筆款項。

正是由於拖欠了,後面3年慢慢償還,所以會產生拖欠的利息費用5 131.48元,這個費用具有融資的性質。爲什麼具有融資的性質?因爲你拖欠了這筆款項而多付一筆錢,所以相當於是利息費用,所以應該是記入財務費用的。

可是爲什麼購入那一刻沒有記入財務費用呢?

這是因爲拖欠的時間爲3年,那麼很顯然應該在3年之內分別記入財務費用,而不能現在就記入財務費用。

所以我們就把這筆多付的錢暫時放在未確認融資費用裏,在以後的3年裏,慢慢從未確認融資費用轉到財務費用進行確認,如此,未確認的融資費用終於得到確認了,成爲了正式的融資費用——財務費用。

聰明的你,是否已經明白“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含義?

繼續

未來3年是這樣的

第1年末攤餘成本

=24868.52×(1+10%)-10000=17 355.37

第1年的財務費用

=24868.52×10%=2 486.85

借:長期應付款 10 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

借:財務費用 2 486.8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 486.85

第2年的攤餘成本

=17355.37×(1+10%)-10000=9090.91

第2年的財務費用

=17355.37×10%=1735.54

借:長期應付款 10 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

借:財務費用 1 735.5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 735.54

第3年的攤餘成本

=9090.91×(1+10%)-10000=0.00

第3年的財務費用=9090.91×10%=909.09

借:長期應付款 10 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

借:財務費用 909.0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909.09

經過3年,長期應付款被支付完畢,未確認融資費用5131.48元也剛好被全部確認爲財務費用了。

此刻,川哥詩興大發!

今天

你告訴我

想要買五個包包

我說

一次五個太多

未來五年每年底買一個包包如何

你說

如果慢慢買

那就得買六年的包包

原來

多出來的包包

是我延遲買包包所要承受的利息

雖然

我多買了一個包包

但是資金壓力明顯減輕

而你

雖然延遲得到了包包

但是更多的包包到了手中

我的資金壓力更小

你多得包包更實惠

原來

於你於我是雙贏

都可以讓幸福緩緩而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