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了对于书的作者而言,在这片小说的丛林里都希望是模范读者。事实就是如此,任何叙事性的小说都命中注定必须简练敏捷,因为“在塑造一个包含万物的世界的同时,小说并不能面面俱到,”艾柯接着说,“小说只能对此提供暗示,再要求读者去弥补一系列文本没有填满的小缝隙。

阅读小说理论对文学有什么用?

毫无疑问,一般人在看到“历险记”之类的字眼的时候,脑中马上会浮现童话中出现的画面,如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以及拥有魔法的食人妖等等。但是这个时候我会立刻的打断你的联想,向你说明我们这次在丛林中的冒险历程有些不同,至少其中不会出现大灰狼吃掉小红帽这样的事情。也许,在我们漫步于这片丛林的时候,最大的危险不过是找不到出去的路罢了。退一步说,就是你一时的在丛林中迷路了,只要你能耐心些,拥有足够的耐性和脑力,不用绞尽脑汁,瞎走莽撞也能最终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我们漫步于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安贝托•艾柯的《悠游小说林》中最大的好处。

《悠游小说林》是一本符号学著作,确切说是小说叙事理论。但是有谁能把符号学这样枯燥的小说叙事理论讲述的能如艾柯这般有趣呢?这本由六篇在哈佛大学的讲座组成的薄薄的小书,把我们带入了一片迷人的丛林当中。艾柯循循善诱的对我们说,假如你在一片丛林里散步,只要不是为了躲避大灰狼和食人妖而被迫逃离,徘徊漫步是非常惬意的,看着太阳的光芒在树叶间跳跃玩耍,在沼泽地上画上点点色彩,或者去查看那些苔藓、蘑菇和灌木丛中的植物。当然,书中的丛林是一个隐喻,是对叙事性文本的一个隐喻。这样的隐喻不仅是对童话,也对所有的叙事性文本。所以在这片丛林里,你不仅能看到小红帽,更多的还能看到普鲁斯特、卡尔维诺、乔伊斯等等。也许在步入这片丛林之前,我们更应该借博尔赫斯的那句话强调一遍:这片小说丛林是一个“小径分岔的花园”。“即使其中没有一条已被人走出的大路,每个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子前进,可以自己决定是走树左边的路还是右边的,并且在每次碰到树的时候,都拥有作出决定的自由”。

阅读小说理论对文学有什么用?


我们开始漫步在小说的丛林里,阅读始于意大利的另一位伟大的作家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曾经在他已经成为绝唱的《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谈到过任何叙事性文本都应该简练。事实就是如此,任何叙事性的小说都命中注定必须简练敏捷,因为“在塑造一个包含万物的世界的同时,小说并不能面面俱到,”艾柯接着说,“小说只能对此提供暗示,再要求读者去弥补一系列文本没有填满的小缝隙。”这就是说,任何小说都离不开读者的存在。当小说在作者手中完成之后,它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读者的事情。读者可以任意根据自己理解阅读它,肢解它,诠释它,甚至重新的创造它。可以看出,艾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艾柯在书中区分了两个概念:经验读者和模范读者。所谓经验读者就是任意的一个读小说的人,他可以从任何的角度去阅读,用小说以为的经验来衡量小说的内容。比如一个恰好心情很忧伤的人去电影院去看一部喜剧电影的时候,他还是很忧伤,这样的一个人就是经验读者。而模范读者是一个理想状态的读者,他一旦阅读的时候能完全的投入到小说中去,并相信那些所发生的事情都是真实的。当然了对于书的作者而言,在这片小说的丛林里都希望是模范读者。所以他们才能如此的惬意的漫步在丛林中,享受在丛林中。

阅读小说理论对文学有什么用?


但是,丛林中并非都是如此的安详静谧。很显然,在小说丛林中,如果仅仅是漫步的话,那我们的历险记将是很无趣的一段经历。事实上,丛林中有很多条路,而穿越这片丛林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要么尝试各种可能的路线,以便用最快的速度走出去;另一种方式,则是为了探索丛林的模样,为了弄清为什么一些小路能够通向终点,而另一些为什么却不能。可以看出在叙事性小说中,有很多模范读者一旦读起来这样文本,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的。但是文本的存在同时也针对那些想知道作者的意念的模范读者的。这样的模范读者会一面在丛林中寻找各种出去的路径,一面也不断苦苦的思索作者设置这些叙事迷宫的原因。对这样的模范读者而言,他会反复的阅读文本,对某些伟大的文本来说,这样的阅读过程终无止境。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托尔斯泰等等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再的存在即是明证。可见,没有这些模范读者的存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学史将会是多么的冷落。

无论在小说丛林中迷失多久,我们终将会走出它。这点毫无疑问,所以当我们都露出笑脸面对丛林外的一线灿烂阳光的时候,一种愉悦之情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我们阅读小说的意义所在。艾柯在书的最后告诉我们说,“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小说,因为正是从小说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自己存在意义的普遍公式。”阅读这本小书,同样的让我有了这样的顿悟和惊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