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偉

半生歸來仍是少女,閱盡千帆不改初心。

張小嫺,一位沉溺於“愛情世界”的女性用三十年的筆觸創作出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愛情故事。2019年的盛夏,參加2019亞洲書店論壇的張小嫺第四次來到西安,分享她的最新作品《愛過你》。

與西安的四面之緣

界面陝西:以前是否與西安這座城市產生過交集?

張小嫺:我與西安蠻有緣分的,這是我第四次來到西安。我對西安的印象很好啊。第一次是來西安看兵馬俑,第二次來西安參觀了乾陵,拜謁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第三次應該是去了回民街,這次來參加第三屆亞洲書店論壇,昨天去了隔壁的言幾又書店,很美啊,應該算是目前中國最美的書店。

界面陝西:西安是一座浪漫的十三朝古都,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千古之戀即發生於此,有沒有可能未來以西安爲背景,寫一部愛情小說?

張小嫺:啊,我想起來了,華清池我也有去過。如果我要寫一部“西安愛情故事”的話,我應該會再來西安,多住一段時間,因爲每次來西安時間都很匆忙。比如這次,我昨晚纔到西安,明天就要離開去鄭州。我覺得要創作一部西安的愛情故事 ,必須要對這個城市給予充分地瞭解與觀察。文學創作必須保持負責的態度。比如,我要塑造一位西安的姑娘,我一定要先和西安的姑娘們聊聊天,或者我的好閨蜜中有西安的女性,文學創作肯定來源於真實生活。

一生不大可能只愛一人張小嫺:愛情之於我不可或缺不能負累

界面陝西:作爲一名全球華人的愛情知己,您覺得年輕一代應該樹立一種什麼樣的愛情觀?

張小嫺:其實我也不算什麼愛情專家啦,我只是一直在寫愛情方面的散文和小說。我覺得如何對待愛情其實和個人性格、經歷、背景都有關係。但是就我個人而言,現在越來越有感觸,以前認爲愛情應該佔據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女孩子,愛一個人就要和他長相廝守。但是現在因爲時代的更迭,她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十多年前,我到大學去演講時發現有很多的大學生在臨畢業的最後一年已經在考慮要不要結婚的問題,但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早考慮婚姻問題了。十幾年前我就說過,我們的觀念會慢慢向世界看齊,一個大學生寒窗苦讀十年,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讀書,22、23歲剛剛一畢業就結婚,人生還有很多夢想和願景沒有實現,所以過早地走進婚姻不太必要。

這個時代,女性很獨立,除了愛情還有事業與友情的訴求,她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愛情很美好,但是不需要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無論身處哪個階段,一定會有不同版本的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美好的過程,過好自己的每分每秒。愛情至於我不可或缺,但她只可能豐富你的人生,不可能成爲我人生的負累。

界面陝西:您心中的“MR. RIGHT”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張小嫺:我記得上小學時,我問同學將來要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男孩子,每個人都會提出很多很多具體的要求,比如要帥氣的、高大的。但是到頭來,每個人最後的伴侶都和她當初的想象不一樣。所以你遇到的愛人到最後重新定義了你擇偶的標準,而且凌駕於你的標準。所以什麼是Mr right?首先你要成爲Miss right,你才能找到配得上你的Mr right。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制定不同的標準,我真覺得,人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有些愛人一開始就遇到,有些愛人,半路才遇到,當你在愛情中認識自己後,有可能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人。

對我個人而言,某些標準肯定是存在的,比如他是善良的,他長得比我要高大,書卷氣多一些,是大眼睛的男生。基本的標準是有的,但是核心的標準是遇到對的人之後爲他私人訂製的。

網紅書店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界面陝西:談談您對網紅書店的看法?

張小嫺: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爲二地看待,一方面很多人到網紅書店去拍照打卡,瀏覽風景,而不是真正地去讀書;另外一些人本來不怎麼看書,但是被書店的顏值吸引,慢慢產生閱讀的興趣。網紅書店的出現最大的意義是吸引了一大批不愛讀書的人產生了閱讀的習慣,愛上了讀書,意識到讀書是一種精神與視覺的享受。就像我的作品中的人物看到書店原來還可以賣花,感覺很驚喜。曾經我也想開一家書店,但是我財力有限。(笑)

在這樣的書店裏,享受着鮮花、咖啡喝書籍,你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時光,不受外界的紛擾。網紅書店就是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

界面陝西:您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銀幕,對這些作品怎麼評價?

張小嫺:無論是舞臺劇還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我都很滿意,改編地很好。有一部電影許鞍華導演監製、鄭秀文主演的《我的愛如此麻辣》馬上上映。小說的文字比較抽象,影視作品、網劇比較立體與形象化,他們都有其特定的表現語言,賦予我的作品不同的生命力。

比如我最新的作品《愛過你》已經確定將被改編成電視劇,但是當初我寫作的時候並沒有爲了改編而刻意地去遷就,因爲我覺得改編是一種新的創作;反過來,看到被改編的作品對我的創作也是一種啓發和刺激,讓我在以後的寫作中有不的視角和感悟。

相關文章